2016年全國科普日科普教育之科技與生活知識競賽練習題附答案
【全民競賽網】1、在人類探測月球過程中,可以用不同方式將月球探測器送人月球軌道,我國“嫦娥一號”采用的經濟穩妥的方式是()。
A、火箭將月球探測器送入近地軌道,然后探測器自行加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到達月球
B、將月球探測器送入環地大橢個軌道,在大橢圓軌道近地點加速進人地月轉移軌道
C、火箭將月球探測器送到地月引力平衡點處,探測器加速進入月球軌道到達月球
D、火箭將月球探測器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到達月球
參考答案:B
本題解析:【答案】B。解析:為了用最小的代價實現奔月過程,嫦娥一號衛星最終選擇了運載火箭將月球探測器送入環地球的大橢圓軌道,然后探測器在橢圓軌道的近地點處加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并到達月球的方式。
【全民競賽網】2、在寒冷的冬天,大雪過后我們通常會看到路面上被撒上一層鹽,這樣做能夠加速融雪。這是因為()。
A、鹽和冰混合后融點降低
B、鹽和冰混合后融點升高
C、鹽和冰發生了化學反應
D、增大了冰面摩擦力
參考答案:A
本題解析:【答案】A。解析:除了鹽的溶解需要吸熱以外,主要原因就是鹽和冰混合后形成的鹽水的融點較低,雪難以形成冰塊。
【全民競賽網】3、月蝕發生時()。
A、月球在地球和太陽之間
B、太陽在月球和地球之間
C、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之間
D、是在新月的時候
參考答案:C
本題解析:【答案】C。解析:A所反映的現象是日蝕,C所反映的現象是月蝕。
【全民競賽網】4、《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的相同點是()。
A、作者所處時代
B、圖文并茂
C、吸收外國科學知識
D、被譯成多種外國文字
參考答案:A
本題解析:【答案】A。解析:《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農政全書》作者徐光啟,《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三人都是明朝人。
【全民競賽網】5、所謂“黑色污染”是指()。
A、塑料袋、發泡餐盒
B、煤渣
C、廢棄的汽車輪胎
D、廢電池
參考答案:C
本題解析:C【解析】“黑色污染”是相對“白色污染”而言的污染,主要是指廢橡膠(主要是廢輪胎)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故選C。
【全民競賽網】6、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政府制定了“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是在()。
A、20世紀50-60年代
B、大躍進時期
C、20世紀60-70年代
D、文革時期
參考答案:C
本題解析:【答案】C
【全民競賽網】7、大雁在飛翔時的隊形,有時是“一”字形,有時是“人”字形。影響它們飛翔時隊形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大雁數量
B、飛行方向
C、地磁線角度
D、風向的變化
參考答案:D
本題解析:【答案】D。解析:大雁飛翔時,頂風就排成“一”字形,減少后面雁的阻力;如果不是頂風就排成“人”字形,這樣最省力氣。
【全民競賽網】8、下列現象中利用了回聲的是()。
A、漁民利用聲吶探測魚群
B、雷雨天時,先看到閃電后聽見雷聲
C、在馬路兩旁植樹造林
D、錄音棚內用軟泡沫塑料隔音
參考答案:A
本題解析:【解析】聲波在傳播過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建筑物的墻壁等)在界面將發生反射,人們把能夠與原聲區分開的反射聲波叫做回聲。聲吶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用回聲測海深、測冰山的距離和敵方潛艇的方位,都是由不同功能的聲吶裝置完成的。本題選A。
【全民競賽網】9、1889年清政府派員參加了由法國政府舉辦的巴黎世界博覽會,參會者可能看到的展品有()①電話②柴油內燃機③汽車④無線電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參考答案:C
本題解析:【答案】C。解析:1893年狄塞爾發表有關柴油機理論的論文,并取得專利。1897年制成第一臺柴油機,系四沖程、立式、單缸、用壓縮空氣噴射燃油,25馬力。因此,世界上許多國家均以狄塞爾的名字來稱呼柴油機(DieselEngine)。1895年意大利的馬可尼和俄國的波波夫幾乎同時發明了無線電,但馬可尼首先取得了國際專利。此后發射和接收設備便應運而生,并在很短時間里不斷改進,達到群眾性使用的水平。兩者都不可能參加巴黎世博會。
【全民競賽網】10、燒瓶中裝著半瓶水,把水燒開后,用塞子塞緊,然后將燒瓶倒置,馬上往瓶底上澆冰水,會發生()現象。
A、燒瓶炸裂
B、塞子被噴出
C、瓶中水沸騰起來
D、什么也不會發生
參考答案:C
本題解析:【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