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國科普日科普教育之科技與生活知識競賽練習題附答案
【全民競賽網】1、生態系統中的()包括綠色植物、光能細菌和化能細菌,是構成生態系統的基礎。
A、生產者
B、消費者
C、分解者
D、還原者
參考答案:A
本題解析:【解析】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指的是生態系統中能利用簡單無機物質合成復雜有機物質的自養生物。生產者包括綠色植物、光能細菌和化能細菌。作為主要生產者的綠色植物,依靠光能將水、二氧化碳和礦物鹽分合成食物鏈的基礎物質——碳水化合物。光能細菌和化能細菌則能將簡單的無機物合成復雜有機物。生產者是構成生態系統的基礎,它是消費者和還原者唯一的食物來源提供者。本題選A。
【全民競賽網】2、呼吸作用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了()。
A、糖類
B、水分
C、二氧化碳
D、能量
參考答案:D
本題解析:D【解析】呼吸作用是生物體在細胞內將有機物氧化分解并產生能量的化學過程。對生物體來說,呼吸作用的生理意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第二,為體內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故本題選D。
【全民競賽網】3、科技創新與民生問題密切相關。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蒸汽機車、蒸汽輪船的出現,使交通運輸業發生了革命性改變
B、電冰箱、洗衣機、吸塵器的使用,大大減輕了繁重的家務勞動
C、互聯網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從信息封閉時代進人大眾傳播時代
D、南優二號雜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決未來世界性饑餓問題
參考答案:C
本題解析:【答案】C。解析:互聯網的出現,使信息的交流更加便捷快速,但并不能說這以前是信息封閉時代,因為還有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
【全民競賽網】4、條件反射的發現者是()。
A、巴甫洛夫
B、弗洛伊德
C、弗魯姆
D、盧因
參考答案:A
本題解析:【答案】A
【全民競賽網】5、中醫說的“望、聞、問、切”中的切,指的是號脈。這里的脈是指()。
A、動脈
B、靜脈
C、毛細血管
D、經絡
參考答案:A
本題解析:【答案】A。解析:只有“動脈”才能用手感覺到脈動。脈搏跟心跳有關,是心臟搏動波經血管傳遞引起的周圍動脈搏動。
【全民競賽網】6、以下幾個實驗現象,能說明聲音產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鐘罩內的電鈴正在發聲,若從玻璃鐘罩內抽氣,鈴聲明顯減弱
B、把正在發聲的收音機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聽到收音機發出的聲音
C、拉小提琴時,琴弦的松緊程度不同,發出的聲音不相同
D、撥動吉他的琴弦時,琴弦看上去好像變粗了,同時發出聲音
參考答案:D
本題解析:【解析】聲音產生的原因是振動。A、B項說明聲音需要在介質中傳播;c項說明振動的頻率、振幅不同,發出的聲音也不同;D項“琴弦看上去好像變粗了”說明琴弦在振動,振動可以產生聲音。本題選D。
【全民競賽網】7、下列對科學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許多鳥停在電線桿上卻很安全,是因為這些鳥是絕緣體
B、聲音的高低取決于發聲體的材料
C、熊在地球上分布廣泛,但是南極洲沒有熊
D、夏日雷雨過后,人們會感到空氣特別清新,是因為雷雨過后空氣濕度增加
參考答案:C
本題解析:C【解析】鳥停在電線桿上卻很安全,是因為鳥站在一根電線上,鳥兩腳之間的跨步電壓很微弱,對鳥造不成傷害,而非鳥是絕緣體。故A項說法錯誤。聲音的高低取決于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故B項說法錯誤。夏日雷雨過后,人們會感到空氣特別清新,是因為雷雨過程中雷電導致空氣中的臭氧分子增加,故D項說法錯誤。本題應選C。
【全民競賽網】8、坦克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A、德國
B、蘇聯
C、英國
D、美國
參考答案:C
本題解析:C【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御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種火力、機動、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1915年,英國政府采納斯文頓的建議,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制造和冶金技術,試制了坦克的樣車。本題選C。
【全民競賽網】9、當今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對光存儲容量的要求不斷提高,下列哪個光存儲技術是目前最先進的?()。
A、CD
B、DVD
C、LAserDisk
D、Blu-RAyDisC(藍光DVD)
參考答案:D
本題解析:【答案】D。解析:藍光(Blu-rAy)或稱藍光盤(Blu-rAyDisC,縮寫為BD)利用波長較短(405_nm)的藍色激光讀取和寫人數據,并因此而得名。目前為止,藍光是最先進的大容量光碟格式,BD激光技術的巨大進步,能夠在一張單碟上存儲25GB的文檔文件。
【全民競賽網】10、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焚燒樹葉,以減少垃圾運輸量
B、將廢棄塑料就地燒掉,以消除“白色污染”
C、加高工廠煙囪,以減少二氧化硫對環境的污染
D、運輸沙土的車輛蓋上苫布,以免增加空氣中的粉塵含量
參考答案:D
本題解析:【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