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三年(1569 年),應天巡撫海瑞主持疏浚吳淞江、宋家浜,引吳淞江水至黃浦,吳淞江遂成黃浦的支流。昔時,境內的吳淞江及其故道、支河,大部分均能通航,促進了農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20 世紀初,沿江兩岸成為工業發展地區,故有“吳淞江水興普陀”之說。
桃浦鎮取名桃浦,因桃樹鋪河縱貫境域東北部,是境內主要河流之一。桃樹鋪河古代曾是吳淞江 36 縱浦之一,相傳古時兩岸盛植桃、李而得名,亦稱桃浦、桃溪。

周中鋐(?~1728 年),字子振,浙江山陰(紹興)人,清康熙年間,先為崇明縣丞,后升任華亭縣知縣。雍正四年(1726 年),升任松江府知府。雍正五年,疏浚吳淞江和婁河,時周署太倉知州,督辦興筑大壩。次年二月筑壩于陳家渡(今長風新村街道境內),地臨近海,江水洶悍,屢筑屢潰,不能合龍。周親率河標把總陸章乘船沖流指揮,不幸舟覆,與陸俱沒于水,壩亦合龍筑成。事聞,贈周為太仆寺少卿,賜祭葬。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經巡撫陳宏謀題祀為名宦。道光八年(1828 年)江蘇巡撫陶澍奏請在吳淞江北岸陳家渡建周太仆祠,列入春秋祀典。

歡迎參加 2017 年上海地方志法規宣傳周網絡和微信競答活動,活動時間為 5 月 8 日—11 月 30 日,每周 3 道地方志知識競答題目。參與答題就有機會獲獎。
1、公眾登錄上海市普陀區檔案局網站(http://daj.shpt.gov.cn/)及使用微信關注“上海普陀檔案”微信公眾平臺,點擊活動圖文或下拉菜單“互動有禮”,進入競答。

2、點擊“閱讀原文”或手機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參與答題。
進入答題頁面后
請選擇“普陀區”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