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40分)
1、必須在(成年人)帶領下去游泳,單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問題。如果你的同伴不是(成年人),在出現險情時,很難保證能夠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體(不適)不要去游泳。最容易發生(抽筋)、( 昏迷),危及生命。
3、不擅自(與同學結伴)游泳;不到(無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在(上下學途中)下溝、河、池塘等水域戲水玩耍。
4、惡劣天氣如(暴雨)、(暴風)、(雷電)等情況下,也不能游泳。
5、下水前觀察游泳處的環境,若有危險警告,則不能在此( )。
6、下水前試試水溫,若水太冷,就(不能下水游泳)。
7、游泳安全“七不教育”是:不(準私自下水)游泳,不
(擅自與同學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或監護人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水邊玩耍嬉戲),不(盲目下水)施救。
二、判斷(對的打√,錯的打×)(24分)
1、溺水者主要是氣管內吸入大量水阻礙呼吸、或因喉頭強烈痙攣,引起呼吸道關閉,窒息而死。(√)
2、失足落水后,放松身體,頭部后仰。(√)
3、學生可以游泳,相互比一比誰潛水的時間更長。(×)
4、有人溺水,立即呼救,就地取材,尋找棍棒,投向落水者。(√)
5、游泳過程中,應該互相關照,互相關心,而不要相互嬉水,或捉弄對方。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訴他,一起去游泳,應該一起回家。(√)
6、溺水者上岸后,仰臥,按壓腹背部。(√)
7、發現伙伴溺水,勇敢下水施救。(×)
8、游泳時,可以先下水適應,不適應再上岸。(×)
三、簡答(36分)
1、在游泳中,發生抽筋,一般怎么處理?(15分)
(1)一般是因小腿腓腸肌痙攣而致溺水,應心平靜氣,及時呼人援救。
(2)自己將身體抱成一團,浮上水面。
(3)深吸一口氣,把臉浸入水中,將痙攣(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蹺起來,持續用力,直到劇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
(4)一次發作之后,同一部位可以再次抽筋,所以對疼痛處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熱敷患處。
(5)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將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兩足游泳。
2、發生溺水者,如何將其救上岸?(10分)
方法一: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
方法二:若沒有救護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護。接近溺水者時要轉動他的髖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運。拖運時通常采用側泳或仰泳拖運法。
特別強調: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或撥打110,或利用救生器材施救。未成年人保護法也規定:“未成年不能參加搶險等危險性活動?!?/span>
3、如何提高安全防范意識,珍愛寶貴生命?(11分)
如: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防電、防止他人誘騙、注意飲食衛生等方面作答,可自由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