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黨的十九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這次黨章修改最突出的歷史貢獻是什么?
答: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容包括幾個明確?幾個堅持?
答: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
3.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四個偉大”是什么?
答: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
4.黨的十九大指出要全面增強執政本領,包含幾個本領?具體內容是什么?
答:八大本領,具體是: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
5.黨的建設包含幾大建設?擺在首位的是什么?
答:黨的建設包含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擺在首位的是政治建設。
6.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是什么?
答: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7.黨的十九大提出分兩個階段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具體是哪兩個階段?
答: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8.黨的十九大做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重大判斷,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9.黨的十九大部署在全黨開展的主題教育是什么?
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1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今起3年重點打好三大攻堅戰,三大攻堅戰指的是什么?
答: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
11.“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指什么?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12.“四個意識”是指什么?
答: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13.“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指什么?
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14.黨面臨的“四大考驗”是什么?
答: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
15.黨面臨的“四大危險”是什么?
答: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
16.“四個自信”是指什么?
答: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7.“四風”是指什么?
答: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18.《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對進一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提出了幾個方面的任務要求?其中首要任務是什么?
答:十二個方面,首要任務是堅定理想信念。
19.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是什么?
答:民主集中制。
20.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是什么?
答: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
21、習近平總書記對公安機關和公安隊伍提出的“四句話十六字”總要求是什么?
答: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
22、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具體內容是什么?
答: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違紀處理的大多數;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成為少數;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
23、黨的組織生活制度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黨的組織生活制度主要有:一是堅持“三會一課”制度。二是堅持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制度。三是堅持談心談話制度。四是堅持對黨員進行民主評議。五是領導干部必須強化組織觀念,工作中重大問題和個人有關事項必須按規定按程序向組織請示報告,離開崗位或工作所在地要事先向組織請示報告。
24、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基層黨組織提出的新任務、新目標、新要求是什么?明確界定黨支部職責任務是什么?
答: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25、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好干部標準是什么?
答: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
26、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27、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什么?
十九大報告提出,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我們黨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這一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8、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是?
十九大報告提出“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29、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具體內容包括哪些?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30、十九大報告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具體闡述是?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31、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建設新型國際關系具體是指?
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32、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黨建設的總要求是什么?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
33、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包括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促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34、“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是?
十九大報告提出,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35、十九大報告中對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是如何規劃的?
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確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爭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3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重大意義是什么?
根據的十九大報告,這個重大意義,主要是從五個方面來談的。一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二是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三是我們黨的發展史;四是國家發展史;五是民族發展史。從這五個方面的歷史發展來把握十九大報告的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尤其是政治意義。
37、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是什么?
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
38、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審核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合署辦公,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制定國家監察法,依法賦予監察委員會職責權限和調查手段,用留置取代“兩規”措施。
39、為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設計和組織領導,十九大報告提出要設立什么機構?
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統一行使監管城鄉各類污染排放和行政執法職責。
40、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是什么?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41、什么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42、十九大報告中關于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具體表述是?
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統一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偉大實踐。
43、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44、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什么?
必須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45、“四風”是指什么?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