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人在醫院里做檢查常使用的“CT”技術,其術語是指( )
A.腦電圖檢查 B.計算機斷層掃描 C.放射斷層攝影 D.磁共振顯影
【答案解析】B。CT是一種功能齊全的病情探測儀器,它的術語是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
2、當人的皮膚受到陽光照射時,便會在體內產生( )
A.維生素A B.維生素B C.維生素C D.維生素D
【答案解析】D。研究發現,當人的皮膚受到陽光照射時,便會在體內產生維生素D。
3、醫生在給人體抽血化驗時,用一根橡皮膠管將上肢的上臂扎緊,一會兒上肢前臂靠肘關節處的血管暴起,該血管是( )
A.動脈 B.毛細血管 C.靜脈 D.毛細淋巴管
【答案解析】C。抽血一般只抽靜脈血,因為靜脈血管壓力小,出血后可以很快止住,而動脈由于血流速度快,對血管沖擊力和側壓力很高,因此不容易止血,所以不能從動脈抽血。
4、海水有苦味是因為它含有( )
A.氯化鈉 B.氯化鎂 C.氯化鉀 D.氯化鈣
【答案解析】B。海水的鹽分中既含有氯化鈉,又含有氯化鎂,鈉離子是成的,鎂離子是苦的。
5、吃糖過多,不能被人體攝取的糖會轉化為( )
A.無機鹽 B.蛋白質 C.維生素 D.脂肪
【答案解析】D。糖分在體內主要是提供能量用,如果過量攝入,多余的糖可以轉化為脂肪,增加體重,而且大量的糖的代謝增加了體內胰島素分泌的壓力。
6、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鐵 B.氧 C.硅 D.鋁
【答案解析】B。地殼中各元素的含量從大到小依次為氧、硅、鋁、鐵、鈣、鈉、鉀、鎂、氫,百分比分別為:氧48.06%,硅26.30%、鋁7.73%、鐵4.75%、鈣3.45%、鈉2.74%、鉀2.47%、鎂2.00%、氫0.76%、其他0.76%。
7、一般滅火器的滅火原理是( )
A.降低溫度 B.隔絕氧氣 C.增加濕度 D.制造泡沫
【答案解析】B。滅火器滅火時能噴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們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與氧氣隔絕,達到滅火的目的。
8、俗稱“四不像”的動物是( )
A.麋鹿 B.白唇鹿 C.斑馬 D.河馬
【答案解析】A。麋鹿是中國特有的世界珍稀動物,因其面似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驢而俗稱“四不像”。
9、人體在補鈣時,應同時服用( )
A.維生素A B.維生素B C.維生素C D.維生素D
【答案解析】D。維生素A的化學名為視黃醇,有助于維持正常視覺功能。維生素B類都是水溶性維生素,它們是協同作用,調節新陳代謝,維持皮膚和肌肉的健康,增進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功能,促進細胞生長和分裂,包括促進紅血球的產生,預防貧血發生。維生素C是顯示抗壞血酸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通稱,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它在氧化還原代謝反應中起調節作用,缺乏它可引起壞血病。維生素D是能呈現膽鈣化固醇生物活性的所有類固醇的總稱,是脂溶性維生素類,它影響鈣、磷的吸收和貯存,有預防和治療詢僂病的功效。故本題應選D。
10、下列化學元素對其對應的口腔問題有幫助的是( )
A.有機硅——牙齒發黃 B.氟一一牙齒敏感 C.焦磷酸鹽——防止蛀牙 D.氯化鍶一一預防牙垢
【答案解析】A。正確的對應應該是:有機硅一一牙齒發黃、氟一一防止蛀牙、氯化鍶一一牙齒敏感、焦磷酸鹽一一預防牙垢。
11、對于下列果蔬的“美譽”,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西蘭花是一種高營養天然食品.被譽為“蔬菜皇冠”
B.菠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被譽為“植物皇后” C.獼猴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被譽為“維C之冠”
D.西紅柿色澤鮮亮,口感酸酣,可以生食,被譽為“水果型的蔬菜”
【答案解析】B。香菇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被譽為“植物皇后”。
12、食用加碘鹽可以有效地保證人體對碘的需要,燒菜時在何時加鹽可使碘的損失最少?( )
A.燒菜前用碘鹽爆鍋 B.燒菜加水后 C.燒菜加水前 D.菜將出鍋時
【答案解析】D。碘遇高溫會升華變成氣體,加熱時間越長,揮發的碘越多,所以在菜將出鍋時加鹽,碘的損失最少。
13、聲音的高低由( )決定。
A.發聲體的振幅 B.發聲體的材料 C.發聲體振動的頻率 D.發聲體的結構
【答案解析】C。人的耳朵可以聽見20~20000Hz之間的聲音。聲音的高低由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越高,聲音就越尖銳。所以,女孩子的發聲頻率通常就比男孩子來得高。而聲音的強弱,由聲波的振動幅度(振幅)來決定,振幅越大,表示聲波的能量越高,因此聲音也就越失聲。一般用分貝來表示聲音的響度。
14、地殼中含有大量的化學元素,化學元素形成了礦物,礦物組成了巖石。在地殼中已經發現的90多種化學元素中,含量居前兩位的元素是( )
A.氧、硅 B.硅、鋁 C.鋁,鈉 D.鐵、鎂
【答案解析】A。識記題。
15、人體內對營養物質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是( )
A.大腸 B.小腸 C.胃 D.脾
【答案解析】B。小腸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食物在小腸內受到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化學性消化以及小腸的機械性消化,各種營養成分逐漸被分解為簡單的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在小腸內吸收。因此,食物通過小腸后.消化過程已基本完成,只留下難以消化的食物殘渣,從小腸進入大腸。
16、蛋白質是一類極為復雜的含氮化合物,它是構成生物體的主要成分,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材料,一般占生物體干物質重的( )
A.0.5% B.9% C.50% D.95%
【答案解析】C。蛋白質是一類極為復雜的含氮化合物,是構成生物體的主要成分,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材料,占生物體干物質重的50%。
17、沙塵暴是沙暴和塵暴的總稱,是指強風把地面大量沙塵物質卷起并吹人空中,使空氣特別渾濁,水平能見度小于( )米的嚴重風沙天氣。
A.50 B.100 C.150 D.1000
【答案解析】D。沙塵暴是沙暴和塵暴兩者兼有的總稱,是指強風把地面大量沙塵物質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氣特別混濁,水平能見度小于一千米的嚴重風沙天氣現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風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層所形成的挾沙風暴;塵暴則是大風把大量塵埃及其他細顆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風暴。
18、夏天,打開冰箱門,常??吹健鞍讱狻?,這是因為( )
A.冰箱中的水蒸氣冒出 B.冰箱中的霜升華而成的水蒸氣
C.冰箱中的水遇到高溫汽化而成的水蒸氣 D.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答案解析】D。打開冰箱門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冰箱中冷的氣體,放出熱量,液化為小水滴,飄散在空中,這就是看到的“白氣”。
19、光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在( )中傳播最快。
A.真空 B.空氣 C.金屬 D.水
【答案解析】A。識記題。
20、環境污染主要來自于對能源的利用,目前主要的能源是( )
A.化石能源 B.煤炭能源 C.電磁能能源 D.核裂變能
【答案解析】A?;茉矗ㄈ缑禾?、石油等)是目前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由于化石能源的使用過程中會新增大量溫室氣體CO2。同時可能產能一些有污染的煙氣,威脅全球生態。因而,開發更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是今后發展的方向。故本題答案選A。
21、三級以下地震為微震,五級以上地震為破壞性地震,地震每增一級能最增大( )倍。
A.20 B.30 C.40 D.50
【答案解析】B。地震每增一級,能量會增大30倍。
22、干冰是由( )組成。
A.水 B.一氧化碳 C.氧氣 D.二氧化碳
【答案解析】D。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
23、人們在森林里覺得空氣特別清新的原因是:空氣中含有大量( )
A.負氧離子 B.氦離子 C.氫離子 D.氮離子
【答案解析】A。森林是一座氧氣制造工廠,也是二氧化碳的巨大消耗者,空氣清新是因為有大量的負氧離子。
24、被蚊蟲叮咬后,可以用氨水、小蘇打溶液或肥皂水涂抹止癢,這是利用它們的( )
A.表面活性 B.弱酸性 C.弱氧化性 D.強堿性
【答案解析】D。蚊蟲叮咬時會釋放一種酸性物質,在叮咬處抹氨水、小蘇打水或肥皂水,利用它們的弱堿性,可以與酸性物質中和,減輕痛癢癥狀。
25、我們感冒時,常會感到呼吸不暢,主要原因是( )
A.氣管、支氣管分泌痰液太多 B.鼻粘膜分泌液過多
C.鼻粘膜充血腫脹 D.聲帶充血腫脹
【答案解析】C。感冒時鼻腔炎癥反應使鼻黏膜充血腫脹,鼻道狹窄甚至閉塞,所以會出現鼻塞,造成呼吸不暢。
26、“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這句氣象諺語說明的生物現象是( )
A.蚯蚓是有氧呼吸的生物 B.蚯蚓喜歡生活在水中
C.蚯蚓不能生活在水中 D.蚯蚓能預報天氣變化
【答案解析】D。蚯蚓喜歡穴居在低濕疏松的泥土里,如果從土里出來活動,則表明空氣中水汽多,氣壓低,這是有暴雨的征兆。
27、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它在人體中的主要作用是( )
A.將氧氣從肺運送到身體各個組織 B.作為免疫系統的一部分幫助身體抵抗傳染病以及外來感染
C.促進血液中的生物化學反應,輔助生物體的新陳代謝 D.在血管破裂時大量聚集,起到凝血作用
【答案解析】A。紅細胞也稱紅血球,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同時也是脊椎動物體內通過血液運送氧氣的最主要的媒介。
28、在被貓、狗咬到以后,為了遏制狂犬病的發生,最好是在( )以內打狂犬疫苗。
A.24小時 B.36小時 C.48小時 D.60小時
【答案解析】A??袢?,俗稱“瘋狗病”,是一種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傳染病,主要傳染源是攜帶狂犬病毒的病犬,人被咬傷感染此病毒后一般會在5~60天內發病,最長的潛伏期可達10年、20年??袢】煞啦豢芍?,被咬傷后應在24小時內接種狂犬疫苗,有效率可達98%。如果不接種狂犬疫苗或者接種無效,一旦發病,死亡率為100%。
29、飛機起飛與降落時,應( ),最為有利于安全保障。
A.順風起飛,順風降落 B.逆風起飛,逆風降落
C.順風起飛,逆風降落 D.逆風起飛,順風降落
【答案解析】B。逆風起降,可以增加升力或阻力,使飛機離地和著陸的速度減小,縮短飛機的起飛滑跑距離和著陸距離;同時,還有利于飛機運動中方向的穩定性和可操縱性。
30、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飲茶的習慣,國內較早關于茶葉的研究來自唐代陸羽的《茶經》,茶葉按其制作工藝可以分為不發酵、半發酵和完全發酵茶。以下屬于半發酵茶的是( )
A.西湖龍井茶 B.廬山云霧茶 C.福建安溪鐵觀音 D.安徽祁門紅茶
【答案解析】】C。不發酵、半發酵和完全發酵茶與茶葉種類的對應關系是:不發酵茶--綠茶,半發酵茶--烏龍茶、茉莉花茶,完全發酵茶--紅茶、普洱茶。龍井茶、云霧茶都屬于綠茶類,鐵觀音屬于烏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