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n87qm"><del id="n87qm"><xmp id="n87qm"></xmp></del></p>
    <acronym id="n87qm"><label id="n87qm"><xmp id="n87qm"></xmp></label></acronym>
  1. <td id="n87qm"><option id="n87qm"></option></td>

  2. 系統檢測到您所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低,推薦使用FirefoxChrome瀏覽器打開,否則將無法體驗完整產品功能。
    ×

    刑法八大罪題庫

    刑法八大罪題庫

    1.我國刑法處罰的是(A)。
    A. 構成犯罪的行為
    B. 一切違法行為
    C. 造成了社會危害的行為
    D. 觸犯了刑律的行為 

    2.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據是(A)。
    A. 憲法
    B. 民法
    C. 行政法
    D. 侵權法

    3.我國第一部刑法的頒布時間是(C)
    A.1949年
    B.1994年
    C.1979年
    D.1997年

    4.下列行為可以判處死刑的是(D)
    A.故意傷害他人造成傷害后果的
    B.以殘忍的手段故意傷害他人但沒有造成他人殘疾的
    C.過失傷害他人,并致人殘疾的
    D.以特別殘忍的手段故意傷害他人并造成嚴重殘疾的

    5.刑法所規定的八類重罪中,既侵犯人身權,又侵犯財產權的是(C)
    A.故意殺人罪    
    B.強奸罪    
    C.搶劫罪    
    D.投放危險物質罪

    6.下列屬于犯罪行為的是(D)
    A.騎自行車闖紅燈   
    B.逃課去網吧   
    C.吸毒    
    D.販毒

    7.對刑法中的八大罪應負刑事責任的人所應達到的最低年齡是(A)
    A.14周歲    
    B.16周歲   
    C.18周歲   
    D.0周歲

    8.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
    A. 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不應負刑事責任
    B. 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罪應負刑事責任
    C. 公司、事業單位、企業、機關、團體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應負刑事責任
    D. 醉酒的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

    9.下列關于刑事責任年齡的說法正確的是(A)
    A. 我國刑法對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主要是基于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B. 未成年人犯罪都可以不受刑事處罰,只須接受批評教育
    C. 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處于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D. 根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未成年人犯罪也適用死刑

    10.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有關精神病人具有的刑事責任能力,錯誤的是(D)
    A.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不具有責任能力
    B. 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犯罪應負刑事責任
    C.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
    D. 精神病人任何時候都不應負刑事責任

    11.下列自然人中,不會成為犯罪主體的是(C)
    A.醉酒的人                     
    B.已滿16周歲的人  
    C.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D.尚未完全喪失辨認能力的精神病人

    12.我國刑法的目的是(B)
    A.懲罰犯罪                
    B.預防犯罪分子再次犯罪     
    C.增強人民的法制觀念      
    D.體現國家法律的權威性

    13.以下不是犯罪的特征的是(C)
    A.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B.刑事違法性
    C.階級性                  
    D.應受刑罰處罰

    14.下列哪種刑罰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附加適用(C)。
    A. 有期徒刑
    B. 管制
    C. 剝奪政治權利
    D. 拘役

    15.我國刑法對于未遂犯的處罰原則是(C)。
    A. 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B. 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C. 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D. 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16.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D)。
    A. 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B. 可以免除處罰
    C. 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D. 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17.我國刑法規定,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應理解為(C)。
    A. 是犯罪不以犯罪論處
    B. 是犯罪不以犯罪處罰
    C. 不構成犯罪
    D. 是縮小打擊面的特殊策略

    18.我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D)行為作斗爭。
    A. 反革命犯罪
    B. 流氓犯罪
    C. 其他刑事犯罪
    D. 一切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

    19.刑法是(D)的法律。
    A. 某個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并給犯罪人以何種刑罰
    B. 規定階級壓迫的工具
    C. 國家法律中最重要
    D. 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并給犯罪人以何種刑罰處罰

    20.下列不屬于搶劫罪的犯罪特點的是(C)。
    A. 當著財產所有者的面非法奪取財物
    B. 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
    C. 采取欺騙的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財物
    D. 犯罪分子的犯罪主觀方面是故意

    21.無期徒刑不包括對對犯罪分子(D)。
    A. 剝奪終身自由
    B. 強制其參加勞動生產
    C. 接受教育和矯正
    D. 剝奪其一切財產

    22.關于刑罰與犯罪的關系,錯誤的說法是(D)。
    A. 犯罪是適用刑罰的必要條件
    B. 沒有犯罪也就無所謂刑罰
    C. 刑罰是由于犯罪而產生的法律后果
    D. 刑罰是犯罪的必然后果 

    23.下列不屬于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的是(D)。
    A. 罪刑法定原則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C. 罪刑相當原則
    D. 刑法個別化原則

    24.王某見一男子喝的酩酊大醉,神智模糊,躺在馬路邊,旁邊放著一只皮包。王某就對周圍的人謊稱該男子為其朋友,將該男子扶到僻靜無人之處,悄悄拿走其皮包(內有3500余元)。王某的行為構成(B)
    A.詐騙罪  
    B.盜竊罪  
    C.搶奪罪
    D.搶劫罪

    25.對盜竊嬰幼兒的行為以綁架罪論處,必須是行為人(C)
    A.導致該嬰幼兒死亡  
    B.出于出賣的目的
    C.以勒索財物為目的  
    D.完成了該行為

    26.下列犯罪情形應當適用死刑的是(B)
    A. 甲某在搶劫的時候將他人打成重傷
    B. 乙某為了劫持飛機將一名空中小姐打死
    C. 丙某綁架了一個富商,該富商為了逃跑從三樓跳下,造成身上多處骨骼摔斷
    D. 丁某向他人索賄10萬元

    27.甲某在學校的操場上練習騎摩托車,因技術不佳,將李某撞成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甲某的行為構成(C)
    A. 故意殺人罪
    B. 過失致人重傷罪
    C. 過失致人死亡罪
    D. 交通肇事罪

    28.依據《刑法》的相關規定,下列哪種行為不構成強奸罪(D)
    A 利用職權、從屬關系,以脅迫手段奸淫現役軍人的妻子的
    B 拐賣婦女的犯罪分子將被拐婦女賣出以后,又伺機以暴力方式違背該婦女意志與其發生性關系的
    C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強行與其發生性關系
    D 拐賣婦女的犯罪分子在拐賣過程中奸淫被拐賣的婦女

    29.張某因為吃飯時與單位食堂服務員發生爭執。產生報復之念,遂取出自家滅鼠的毒鼠強,趁食堂工作間無人之機,將毒鼠強倒入面粉缸中,導致200公斤面粉被污染。因及時發現,未造成嚴重后果。則張某的行為(A)
    A 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
    B 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未遂)
    C 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
    D 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

    30.王某欲殺死其妻子。李某對他說:“你可以將你老婆的姓名寫在黃紙上,然后燒掉,將紙灰投進她要喝的水里,她一定會死?!蓖跄陈爮睦钅车霓k法,依計實施,其妻并未死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 李某構成故意殺人罪的教唆犯
    B. 王某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實行犯
    C. 王某構成故意殺人罪的未遂
    D. 王某屬于迷信犯

    31.方某外表俊朗但游手好閑,喜歡沾花惹草,得知吳某(女)是位富家小姐,便追求吳某,自稱自己是某高官的兒子。吳某很快喜歡上方某,并給方某送了許多貴重禮物。兩人相處時間長了以后,方某感到厭煩便離吳某而去。方某的行為屬于(D)
    A. 詐騙罪
    B. 招搖撞騙罪
    C. 侵占罪
    D. 無罪

    32.甲男與乙女戀愛7年,甲男提出分手,乙女堅決不同意。某日在同居屋內,乙女對甲男說:“你要真的拋棄我,我就上吊自殺!”甲男:“你總是這么嚇我!我倒要看看!”乙女無奈便上吊。甲男不予搶救反而鎖門外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span>
    A. 甲男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B. 甲男不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C. 甲男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D. 甲男構成遺棄罪

    33.路某(15歲)先后唆使張某(15歲)盜竊他人財物折價1萬余元;唆使李某(19歲)綁架他人勒索財物計2 000余元;唆使王某(15歲)搶劫他人財物計1 500元。路某的行為構成何罪?(B)
    A.盜竊罪  
    B.搶劫罪   
    C.綁架罪    
    D.搶劫罪、綁架罪

    34.宋某持三角刮刀搶劫王某財物,王某奪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將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頭部著地,當即昏迷。王某隨后持三角刮刀將宋某殺死。關于王某行為的性質,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D)
    A.根據刑法第20條第3款,王某將搶劫犯殺死,屬于正當防衛
    B.王某的行為屬于防衛過當
    C.王某前面的行為是正當防衛,后面的行為是防衛過當
    D.王某前面的行為是正當防衛,后面的行為是故意殺人

    35.甲外出時在自己的住宅內安放了防衛裝置。某日晚,乙撬門侵入甲的住宅后,被防衛裝置擊為輕傷。甲的行為是什么性質?(B)
    A.故意傷害罪   
    B.正當防衛   
    C.防衛過當     
    D.民事侵權行為,不構成犯罪

    36.甲乙共同盜竊,乙在現場望風,甲竊取丙的現金3 000元。丙發現后立即追趕甲和乙,甲逃脫,乙被丙抓住后對丙使用暴力。致丙輕傷。甲與乙的行為構成何罪?(D)
    A.甲與乙只構成盜竊罪
    B.甲與乙均構成搶劫罪
    C.甲構成盜竊罪、乙構成故意傷害罪
    D.甲構成盜竊罪、乙構成搶劫罪

    37.首要分子甲通過手機指令所有參與者“和對方打斗時,下手重一點”。在聚眾斗毆過程中,被害人被誰的行為重傷致死這一關鍵事實已無法查明。關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A)
    A.對甲應以故意殺人罪定罪量刑
    B.甲是教唆犯,未參與打斗,應認定為從犯
    C.所有在現場斗毆者都構成故意殺人罪
    D.對積極參加者按故意殺人罪定罪,對其他參加者按聚眾斗毆罪定罪

    38.甲以傷害故意砍乙兩刀,隨即心生殺意又砍兩刀,但四刀中只有一刀砍中乙并致其死亡,且無法查明由前后四刀中的哪一刀造成死亡。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D)
    A.不管是哪一刀造成致命傷,都應認定為一個故意殺人罪既遂
    B.不管是哪一刀造成致命傷,只能分別認定為故意傷害罪既遂與故意殺人罪未遂
    C.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應推定是后兩刀中的一刀造成致命傷,故應認定為故意傷害罪未遂與故意殺人罪既遂
    D.根據存疑時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則,雖可分別認定為故意傷害罪未遂與故意殺人罪未遂,但殺人與傷害不是對立關系,故可按故意傷害(致死)罪處理本案

    【答案解析】從題目信息看,不能確定甲在殺人故意支配下實施了殺人既遂的行為,也不能確定甲在傷害故意支配下實施了傷害致人輕傷或者重傷、死亡的行為。按照存疑時有利于被告的原則,只能分別認定甲成立故意傷害的未遂和故意殺人的未遂,又因殺人與傷害存在連貫性,是甲的行為造成了死亡結果,因此,可按故意傷害(致死)罪處理。

    39.關于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判斷,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B)
    A.甲的父親乙身患絕癥,痛苦不堪。甲根據乙的請求,給乙注射過量鎮定劑致乙死亡。乙的同意是真實的,對甲的行為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B.甲因口角,捅乙數刀,乙死亡。如甲不顧乙的死傷,則應按實際造成的死亡結果認定甲構成故意殺人罪,因為死亡與傷害結果都在甲的犯意之內
    C.甲謊稱乙的女兒丙需要移植腎臟,讓乙捐腎給丙。乙同意,但甲將乙的腎臟摘出后移植給丁。因乙同意捐獻腎臟,甲的行為不成立故意傷害罪
    D.甲征得乙(17周歲)的同意,將乙的左腎摘出,移植給乙崇拜的歌星。乙的同意有效,甲的行為不成立故意傷害罪

    40.下列案件中屬于正當防衛的是(A)
    A. 小偷正在進行盜竊,室主發現后與之搏斗,打傷了小偷
    B. 兩小偷因分贓不均而打架,小偷甲打傷小偷乙
    C. 某人與同事發生糾紛,被打傷,很氣憤,抓住同事 6 歲的兒子打了一頓
    D. 劉某在路上遇見前一天打傷他弟弟的吳某,一氣之下,把吳某打傷

    41.某晚,甲潛入乙家中行竊,被發現后攜所竊贓物(價值900余元)逃跑,乙緊追不舍。甲見雜貨店旁有一輛未熄火摩托車,車主丙正站在車旁吸煙,便騎上摩托車繼續逃跑。次日,丙在街上發現自己的摩托車和甲,欲將甲扭送公安局,甲一拳將丙打傷,后經法醫鑒定為輕傷。本案不能以下列哪一罪名追究甲的刑事責任?(A)
    A.搶劫罪
    B.搶奪罪
    C.盜竊罪
    D.故意傷害罪

    42.張某以請客為名用酒將高某灌醉,然后扶高某到一偏僻無人處,將高某的錢包(內有人民幣5000元)拿走。張某的行為構成(C)
    A.詐騙罪    
    B. 盜竊罪    
    C. 搶劫罪    
    D. 侵占罪

    43.下列關于故意殺人罪與故意傷害罪說法正確的是()A
    A.如果行為人沒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即使造成他人死亡,也只能認定為故意傷害罪致死
    B.如果行為人沒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但是造成他人死亡,應認定為故意殺人罪
    C.如果行為人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但是沒有造成他人死亡,應認定為故意傷害罪
    D.對這兩種犯罪行為的定性,僅考慮其造成的實際危害結果即可

    44.下列關于搶劫罪的說法正確的是(D)
    A.搶劫罪僅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權益,其危害性較輕,不屬于刑法所規定的“八類重罪”
    B.犯搶劫罪者不可能被判處死刑
    C.搶劫罪又稱“搶奪罪”
    D.搶劫罪兼具人身權益侵犯性和財產權益侵犯性

    45.下列行為中,不構成放火罪的有(D)
    A. 以放火為手段殺人,燒毀了數十間房屋
    B. 為了自殺,采取自焚的手段,但火燒毀了公園的一片林木
    C. 犯罪后,為了掩蓋罪證而放火,火勢蔓延到附近的建筑物
    D. 出于嫉妒,放火燒毀了鄰居的柴草垛,但不會危及公共安全

    46.甲乙二人駕駛摩托車奪取吳某挎包,因車速快將吳某帶倒,致其重傷,甲乙的行為(D)
    A. 搶奪罪
    B. 故意傷害罪    
    C.搶劫罪
    D. 搶奪罪和過失致人重傷罪

    47.某組織采用暴力、威脅手段長期控制某地長途汽車客運業務。甲參加該組織后,按照組織的指示,將一名"不聽話"的司機打成重傷,甲的行為應認定為(D)
    A. 故意傷害罪
    B. 參加恐怖組織罪
    C. 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D. 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和故意傷害罪

    48.甲誤將黃色燃料當硫磺,制造了"炸彈",并投擲到鄰居劉某家,意圖殺死劉某,但"炸彈"未能爆炸,劉家五口人安然無恙,甲的行為應認定為(B)
    A. 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既遂)
    B. 故意殺人罪(未遂)
    C. 爆炸罪(未遂)
    D. 投放危險物質罪(未遂)

    49.甲因急于繼承其父財產而生殺父之念,一日雨夜乘其父病重之機,欲為其注射毒藥。剛拿起注射器,忽聽一聲驚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他想到殺父是大逆不道,要為天理所報應,便被棄了殺害行為。甲的行為屬于(A)
    A. 殺人中止
    B. 殺人未遂
    C. 殺人預備
    D. 不構成犯罪

    50.甲(76周歲)因生活瑣事與妻子發生爭執,盛怒之下用水果刀將妻子一刀捅死,對于甲的刑事責任,下列選項正確的是(B)
    A. 對甲可以適用死刑
    B. 對甲不能適用死刑
    C. 對甲可以從重處罰
    D. 對甲可以判處死刑緩期執行,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QQ交流圈

    掃一掃,關注全民競賽網QQ群交流,反饋您的建議,集思廣益

    无限资源日本2019版_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视频_亚洲欧美中文字幕_欧美天天综合色影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