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健康知識競賽題庫
1、《職業病防治法》最近的修正時間是(A)。
A、2018年12月29日
B、2019年2月1日
C、2017年11月4日
2、根據國家現行職業衛生監管工作分工,用人單位的職業衛生監督檢查由( B)負責。
A、應急管理部門
B、衛生行政部門
C、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
3、根據國家現行職業衛生監管工作分工,由(B)負責監督管理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的工作。
A、應急管理部門
B、衛生行政部門
C、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
4、工會組織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A),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A、監督
B、檢查
C、建議
5、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方針是:(C )。
A、以人為本,標本兼治
B、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C、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6、我國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原則是:“分類管理、(B)治理”。
A、徹底
B、綜合
C、分期
7、《職業病防治法》是為了(C)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經濟發展,根據憲法而制定。
A、安全生產
B、勞動保護
C、預防、控制
8、職業病的分類目錄由(A)行政部門制定、調整并公布。
A、國務院衛生
B、衛生
C、國務院
9、用人單位應當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A),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A、職業衛生管理人員
B、應急管理人員
C、工會督察員
10、目前我國職業病共分10大類(B)種。
A、100
B、132
C、115
11、《職業病防治法》規定(B )必須依法參加工傷保險。
A、單位職工
B、用人單位
C、勞動者
12、《職業病防治法》規定(C )依法享有職業衛生保護的權利。
A、用人單位
B、單位職工
C、勞動者
13、(B)應當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
A、各級工會組織
B、用人單位
C、企業、科研單位、政府機關
14、用人單位的(A)對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全面負責。
A、主要負責人
B、應急管理部門負責人
C、投資人
15、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的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應當符合國家(C)標準。
A、勞動保護
B、安全生產
C、職業衛生
16、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的工作場所應當生產布局合理,符合有害與無害作業( B)的原則。
A、職業衛生
B、分開
C、勞動保護
17、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的工作場所,應當有配套的更衣間、洗浴間、( A)間等衛生設施。
A、孕婦休息
B、勞動保護
C、職業衛生
18、存在或產生職業病危害項目的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如實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C),接受監督。
A、申請
B、備案
C、申報
19、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單位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應當進行(A)。
A、職業病危害預評價
B、安全預評價
C、環境影響評價
20、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所需費用應當納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并與主體工程(C),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A、同時報批
B、同時規劃
C、同時設計
21、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當進行(C )。
A、勞動防護設施驗收評價
B、職業衛生設施驗收評價
C、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22用人單位應督促、指導勞動者按照使用規則正確佩戴、使用職業病防護用品, (A)發放錢物替代發放職業病防護用品。
A、不得
B、可以
C、部分可以
23、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B)。
A、職工健康體檢
B、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C、職工職業病檢查結果
24、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用人單位應當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A)。
A、泄險區
B、救護車
C、醫務室
25、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的,應當提供中文說明書,并在設備的醒目位置設置(B)和中文警示說明。
A、安全標識
B、警示標識
C、英文
26、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建立(B)檔案,并按照規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A、職業健康檢查
B、職業健康監護
C、定期健康檢查
27、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A)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
A、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
B、上崗前和在崗期間
C、在崗期間
28、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C)如實告知勞動者,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
A、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
C、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
29、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B)的作業。
A、重體力勞動
B、其所禁忌
C、危險
30、用人單位必須采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措施,并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C )。
A、勞動保護用品
B、安全防護用品
C、職業病防護用品
31、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B),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水平,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
A、規章制度
B、責任制
C、機構
32、國家鼓勵和支持研制、開發、推廣、應用有利于職業病防治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C )。
A、新產品
B、新方法
C、新材料
33、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職工從事( C)。
A、高溫作業
B、機加工作業
C、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危害的作業
34、用人單位不得安排(C )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
A、未婚女工
B、女職工
C、未成年工
35、粉塵作業時要戴(B )。
A、棉紗口罩
B、過濾式防塵口罩
C、防毒面具
36、關于個人勞護用品的穿戴,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
A、架子工搭架作業,必須穿戴全身式雙鉤安全帶
B、在艙室內進行油漆噴涂作業,油漆工必須佩戴防塵口罩
C、電焊工電焊作業時,必須使用電焊面罩防弧光傷害
D、沖砂工人作業時,必須穿戴送風式頭盔防護
37、 粉塵對人體的健康危害主要影響(B )。
A、消化系統
B、呼吸系統
C、神經系統
38、粉塵主要通過(A )途徑侵入人體。
A、呼吸系統
B、消化系統
C、皮膚
39、粉塵主要對人體的(C )器官有危害。
A、胃部
B、皮膚
C、肺部
40、工業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有3個,即(C )。
A、口、鼻、耳
B、食物、衣服、水
C、呼吸道、皮膚、消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