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法》考試題庫(答案版)
(一) 填空題(25道題):
1、中華人民共國《安全生產法》,共(7)章
2、為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發展,制定本法。
3、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4、工會要依法組織職工參加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維護職工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
5、國家實行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
6、國家鼓勵、支持安全生產的(科學技術)研究和安全生產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安全生產水平。
7、生產經營單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不得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8、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保障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9、生產經營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10、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行的(維護) 、(保養),并定期(檢測),保證正常運轉。
11、國家對嚴重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實行(淘汰)制度。
12、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爆破、吊裝等危險作業,應當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管理),確保操作規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實。
13、生產經營單位應向從業人員如實告知作業現場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
14、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保護用品),并監督、 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帶。(第37條)
15、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應當(立即處理)。16、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安全生產狀況的(檢查及處理)情況應當(記錄在案)。(第38條)
17、兩個以上生產經營單位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可能危及對方安全生產的,應當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應當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與(協調)。
18、生產經營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 19、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與從業人員訂立(協議)。
20、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權了解其作業場所和作業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應急)措施。
21、生產安全事故的責任人未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經人民法院依法采取執行措施后,仍不能對受害人給予足額賠償的,應當(繼續履行賠償)義務。 22、本規定的行政處罰,由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決定。
23、生產經營單位與從業人員訂立協議,免除或者減輕其對從業人員因生產事故傷亡依法應承擔的責任的,該協議(無效)。
24、安全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和報廢,應當符合(國家或者行業)標準。
25、生產經營單位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必須了解、掌握其安全技術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并對從業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二)選擇題(20題):
1、中華人民共國《安全生產法》于( )年( )月( )日起實行。 ( C ) A、(2000年11月1日);B、(2003年11月1日); C、(2002年11月1日)。
2、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本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 ),完善( ),確保安全生產。( B )
A、(生產管理制度)、(環保條件);B、(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條件); C、(崗位責任制)、(勞保措施)。
3、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依法獲得( )的權利。(第6條)( C ) A、(生活保證); B、(勞動保險);C、(安全生產保障)。
4、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執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產的( )或者( )。( C ) A、(安全標準)、(有關規定);B、(勞動保險標準)、(工資標準); C、(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5、依照本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追究生產安全事故責任人員的( )。( C ) A、(行政責任);B、(勞動紀律);C、(法律責任)。
6、國家對在改善( ) 、防止( ) 、參加( )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B )
A、(生活條件)、(職工情緒)、(勞動保險);B、(安全生產條件) ;(生產事故) 、(搶險救護);C、(生產場所條件)、(職業?。?、(醫療保險)。
7、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超過三百人的,應當設置( )機構或者配備( )人員。( B ) A、(生產管理)、(專職業務人員); B、(安全生產管理)、(專職安全生產管理); C、(安全委員會)、(專職管理)。
8、未經( )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 )作業。( C ) A、(文化基礎)、(可以上崗);B、(技術培訓)、(不得單獨); C、(安全生產)、(不得上崗);
9、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有關( ) 、( )上,設置明顯的( )標志。( B )
A、(墻壁)、(護欄)、(宣傳);B、(設施) 、(設備)、(安全警示); C、(大門)、(車輛)、(口號)。
10、安全設備的維護、保養、檢測應當做好( ),并由有關人員( )。( B ) A、(標記)、(保管);B、(記錄)、(簽字);C、(分工)、(負責)。
11、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使用國家明令( ) 、( )使用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 、設備。( B ) A、(允許)、(規定);B、(淘汰)、(禁止);C、(封存)、(可以)
12、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教育和督促從業人員嚴格執行本單位的( )規章制度和( )規程。( A )
A、(安全生產)、(安全操作);B、(勞動紀律等)、(上下班制度); C、(經濟責任)、(獎懲處罰)
13、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 ( ),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 )。( B ) A、(生產條件)、(執行); B、(勞動保護用品)、(佩帶); C、(絕緣工具)、(使用)
14、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應當( )。( A ) A、(立即處理);
B、(擬訂年度檢修計劃); C、(擬訂季度檢修計劃)。
15、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安全生產狀況的( )情況應當( )。( B ) A、(檢查及處理)、(報告車間主任); B、(檢查及處理)、(記錄在案); C、(年度統計)、(上報備案)。
16、兩個以上生產經營單位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可能危及對方安全生產的,應當簽訂( )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應當采取的( )措施,并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 )與協調。( A )
A、(安全生產管理) 、(安全)、(安全檢查); B、(攻守同盟)、(經濟措施)、(權益劃分); C、(責任劃分)、(有關)、(現場檢查)。
17、生產經營單位必須依法參加( )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 )。( B ) A、(意外傷害保險)、(養老金); B、(工傷社會)、(保險費); C、(醫療保險)、(醫療費)。
18、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與從業人員訂立( )。(第44條)( B ) A、(攻守同盟);
B、(協議); C、(勞動合同)。
19、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權了解其作業場所和作業崗位存在的( )因素、( )措施和( )措施。( C )
A、(通風)、(防火)、(防毒); B、(安全)、(保證)、(預防); C、(危險)、(防范)、(事故應急)。
20、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權拒絕( )和強令( )。( C ) A、(中午不休息)、(連續工作); B、(加班加點)、(長時間上夜班); C、(違章指揮)、(冒險作業)
(三)判斷題(20題):
1、從業人員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繼續進行作業。( X )(第47條)
2、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 V )
3、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 V )
4、從業人員必須掌握本職工作所需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V )
5、從業人員發現事故隱患時,應立即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或本單位負責人報告。( V ) 6、經營企業工會組織有權對本單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的“三同時”進行監督或提出意見。( V )
7、企業工會組織對本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或發現重大事故隱患的,有權提出解決建議。( V )
8、生產經營單位對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之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應當予以配合,不得拒絕、阻撓。( V )
9、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執行監督檢查任務時,可以不出示有效執法證件。( X )(58條)
10、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發生的事故或者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可以不報。( X )(第64條) 11、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 V )
12、事故單位應當迅速將事故有關的證據銷毀,并清理好現場。( X )
13、事故處理應當遵照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及時、正確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 V )
14、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沒有按著本規定投入保證安全生產所需資金而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并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行政責任。( X )
15、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應責令限期改正。( V )
16、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發生受刑事責任處罰或撤職處分的,自刑法執行完畢或受處分之日起,一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的主要領導。( X )
17、對于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不服從管理,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或者操作規程的,由國家勞動管理機構進行批評教育,并依照有關規章制度給予處分。( X )
18、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拖延不報的,應立即調離原崗位重新安排工作。( X )(91條)
19、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他人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拒不承擔責任的,可由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V )(第95條)
20、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時擅離職守的,應給予降職、撤職處分,對逃匿的處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V )
(四)找錯題:
1、從業人員(無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正確答案是(有權)
2、從業人員(無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正確答案是(有權)
3、生產經營單位(有權)因從業人員在緊急情況下停止作業撤離工作現場(而解除勞動合同)。
正確答案是(無權解除勞動合同)
4、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有權向(保險部門)提出賠償要求。 正確答案是(本單位)
5、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本單位有關規定劃分安全事故責任,并按本單位規定接受經濟處罰和紀律處罰)。
正確答案是(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本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6、從業人員(不用)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即可上崗作業,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再進行教育和培訓。 正確答案是(應當)
7、從業人員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可以直接進行處理)。
正確答案是(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
8、單位管理人員接到從業人員緊急事故隱患或不安全因素的報告后,可安排對緊急隱患或不安全因素的(年度修理計劃)。 正確答案是(及時處理)
9、企業工會組織對本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侵犯從業人員合法權益的行為,(應當為維護本企業利益而給予主持)。正確答案是(有權要求糾正)
10、企業工會(無權參加)事故調查和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無權要求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正確答案是(有權依法參加)、(有權要求追究)
11、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忠于職守,(根據本企業實際情況,維護企業權益)。 (第58條)
正確答案是(堅持原則,秉公執法)
12、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將檢查時間、地點、內容、發現的問題及其處理情況,(當面與被檢查單位負責人協商解決意見)。
正確答案是(作出書面記錄,并由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負責人簽字)
13、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將檢查時間、地點、內容、發現的問題及其處理情況,作出書面記錄,并由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負責人簽字;被檢查單位負責人拒絕簽字的,檢查人員應當將情況記錄在案,(并向領導報告)。
正確答案是(并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
14、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隱瞞事故或者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均應依本單位利益為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正確答案是(均有權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或者舉報)
15、事故主管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單位的事故報告后,應組織有關人員采取有效措施(隱瞞事故真相,防止承擔責任)。正確答案是(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
16、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事故受害者家屬)。
正確答案是(本單位負責人)
17、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躲避、阻撓)事故搶修,并提供一切不便利條件。 (第72條) 正確答案是(支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條件)
18、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干擾對事故的(善后)處理。(第75條) 正確答案是(依法調查處理)
19、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沒有按著本規定投入保證安全生產所需資金而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但構不成犯罪的,對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給予(降級)處分。正確答案是(撤職處分)
20、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又逾期未改的,(生產經營單位可以繼續生產,不用停產整頓,待以后有條件時再整改)。正確答案是(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停產整頓)
21、未按照本法規定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給予2萬元以下罰款,(可不用停產整頓)。
正確答案是(責令停產停業整頓)
22、對于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不服從管理,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或者操作規程,造成重大事故,構成犯罪的,(依照本單位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正確答案是(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23、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他人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由保險公司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正確答案是(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24、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他人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拒不承擔或者其負責人逃匿的,(由上級主單位負責賠償)。正確答案是(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
25、危險品是指(電流、汽車、樓梯)等能夠危及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的物品。
正確答案是(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
(五)問答題:
1、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堅持什么方針?
答: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2、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負有那些職責?答:1)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2)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3)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4)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5)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6)及時、如實報告生產事故。
3、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那些能力? 答: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
4、生產經營單位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三同時”內容是什么?
答: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安全設施,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5、負有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時,應行使那些職權?
答:
1)進入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檢查,調閱有關資料,向有關單位和人員了解情況;
2)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當場予以糾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對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行政處罰;
3)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當責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從危險區域內撤離出作業人員,責令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后,經審查同意,方可恢復生產經營和使用。
4)對有根據認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產的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設施、設備、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應當在十五日內依法作出處理決定;
6、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工作人員,有那些行為之一者應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以及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答:
1)對不符合法定安全生產條件的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予以批準或者驗收通過的; 2)發現未依法取得批準、驗收的單位擅自從事有關活動或者接到舉報后不予取締或者不依法予以處理的;
3)對已經依法取得批準的單位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發現其不再具備安全生產條而不撤消原批準或者發現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7、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工作人員,有那些行為之一者應依法給予刑事處分?
答:在履行安全監督管理職責上由于瀆職而構成犯罪的。
8、什么是重大危險源?
答: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品,且危險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9、2002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發布的第七十號主席令內容是什么?
答: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是哪屆哪次人大代表會議通過的?(標題) 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的。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