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消費者維權日知識競賽題
1、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A)要求賠償。
A、營業執照的持有人
B、生產者
C、供貨商
2、《產品質量法》規定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指的是依據(A)法律。
A、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B、民法通則
C、憲法
3、消費者有權就產品質量問題,向(C)查詢。
A、工商管理部門
B、質量協會
C、生產者、銷售者
4、根據《刑法》規定,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最高刑罰為(A)。
A、死刑
B、無期徒刑
C、沒收財產
5、國家根據國際通用的質量管理制度,推行(B)種質量管理制度。
A、全面質量管理
B、企業質量體系認證制度
C、計量管理認證
6、生產者、銷售者依照(A)規定承擔產品質量責任。
A、產品質量法
B、民事訴訟法
C、計量法和標準化法
7、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搜查消費者的身體及其攜帶物品的行為被認為是(C)
A、正當權利的維護
B、對消費者名譽權的侵害
C、對消費者人身自由權的侵害
8、對包修、包換、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費者要求經營者修理、更換、退貨的。經營者應當承擔(C)。
A、所有費用
B、消費者因修理、更換、退貨而造成的實際損失
C、運輸等合理費用
9、某消費者因產品質量問題,造成了財產損失,他向商家提出賠償要求,但卻遭到商家的拒絕。商家的這種行為侵害了消費者的(B)權利。
A、公平交易權
B、求償權
C、安全權
10、某消費者以18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雙皮鞋,經檢測這雙皮鞋系假冒產品,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應當賠償消費者損失(C)。
A、180元
B、540元
C、360元
11、在保修期內(B)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更換或者退貨。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12、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因原企業分立、合并的,可以向(B)的企業要求賠償。
A、原來的
B、變更后承受其權利義務
C、分立、合并后
1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展銷會結束或者柜臺租賃期滿后、也可以向展銷會的(C)、柜臺的出租者要求賠償。
A、參展者
B、組織者
C、舉辦者
14、一位衣著破舊的消費者在某商場,看中一個1200多元的臺燈,要求售貨員拿過來看一下。售貨員不僅不拿,還對其冷嘲熱諷。售貨員這種行為違反了(C)。
A、接受消費者監督的義務
B、提供商品和服務真實信息的義務
C、不得侵犯消費者人格權利的義務
15、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的商品質劣價高、缺斤短兩,侵害了消費者的(A)權利。
A、公平交易權
B、知情權
C、獲知權
16、"百挑不厭"的商業口號,與消費者行使(A)權利相吻合。
A、自主選擇權
B、人格尊嚴受尊重權
C、知情權
17、手機移動電話機、車載移動電話機、固定電話機的有效“三包”期限為(A年)?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18、下列哪些產品可以不附加產品標識(A)。
A、散裝餅干
B、瓶裝可口可樂
C、瓶裝醬油
19、3月15日是(C)被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定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
A、1980年
B、1981年
C、1983年
D、1984年
20、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是由以下哪五國的消費者組織發起成立的(A)。
A、美國,澳大利亞,比利時,英國,荷蘭
B、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荷蘭
C、美國,德國,加拿大,英國,荷蘭
D、德國,英國,比利時,荷蘭,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