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國家安全日題庫
一、單選題
1、根據《國家安全法》的規定,每年的(B)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A、4月10日
B、4月15日
C、4月20日
D、4月25日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作為國務院重要組成部門,于(C)正式掛牌成立。
A、1949年10月1日
B、1978年12月18日
C、1983年7月1日
D、1993年2月22日
3、《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于(C)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相應廢止了1993年2月22日通過的國家安全法。
A、1997年7月1日
B、2015年7月1日
C、2012年7月1日
D、2014年11月1日
4、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于(B)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并由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29號主席令予以公布。
A、2015年1月1日
B、2015年7月1日
C、1993年2月22日
D、2014年11月1日
5、舉辦大型國際會議、大型涉外活動時,主辦或承辦單位(A)向國家安全機關通報。
A、應當事前
B、應當事中
C、應當事后
D、可以事前或事后
6、在涉重要國家機關、重點科研單位、軍事設施和軍工企業單位周邊安全控制區域內的建設項目以及境外組織、機構、個人及外商投資企業投資的建設項目中,其涉及國家安全事項許可申請由(A)受理。
A、國家安全機關
B、公安機關
C、規劃主管部門
D、建筑部門
7、下列行為中,屬于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有(D)。
A、揭露政府的過錯,以非暴力言行要求政策的改變
B、對國家,政府,官員的批評
C、正常上訪
D、利用互聯網,傳播對社會和國家的負面言論,煽動群眾顛覆政權
8、明知他人有間諜犯罪行為,在國家安全機關向其調查有關情況、收集有關證據時,拒絕提供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予以處分,或由國家安全機關處(A)以下行政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A、15日
B、20日
C、30日
D、10日
9、下列哪一項行為不是我國刑法規定的間諜行為(C)。
A、接受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任務
B、參加間諜組織
C、擾亂社會公共秩序
D、為敵人指示轟擊目標
10、下列關于公民在反間諜過程中的權利義務,說法錯誤的是(C)。
A、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間諜活動特殊需要的專用間諜器材
B、公民和組織發現間諜行為,應當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報告
C、在國家安全機關調查了解有關間諜行為的情況、收集有關證據時,有關組織和個人可以拒絕
D、任何公民和組織都應當保守所知悉的有關反間諜工作的國家秘密。
11、間諜行為全國舉報電話是(A),該熱線由國家安全部設立,是為了方便公民和組織向國家安全機關舉報間諜行為或線索。
A、12339
B、12333
C、12315
D、12348
12、根據《國家安全法》的規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
A、公民支持、協助國家安全工作,有權要求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制止侵犯其合法權益的行為
B、公民享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任何時候不受侵害
C、公民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國家安全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提出申訴、控告和檢舉的權利
D、確因國家安全工作需要采取限制公民權利和自由的特別措施時,應當依法進行,并以維護國家安全的實際需要為限度。
13、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或者情報,對國家和人民危害特別嚴重,情節特別惡劣的,可以判處(A)。
A、死刑
B、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C、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D、無期徒刑
14、我國的(D)規定,如果公民發現危害國家安全法的行為,應當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報告。
A、憲法
B、刑法
C、保密法案
D、國家安全法
15、A與B為父子關系,B因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犯罪被拘留,國家安全機關向A調査情況及收集相關證據時,A拒絕提供。對于A的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不受追究
B、情節嚴重的,追究刑事責任
C、可處二十日拘留
D、由所在單位予以行政處罰
16、國家安全機關屬于政府組成部門,人員為警察編制,公務員序列,其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的車輛,享有與(A)相同的道路通行權。
A、制式警車
B、政府公務車
C、消防車
D、救護車
17、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是(D)的共同義務。
A、國家工作人員
B、港澳同胞和臺灣同胞
C、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
D、包括港澳同胞和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
18、《國家安全法》規定,機關、團體和其他組織應當對本單位的人員進行(B)教育。
A、職業道德教育
B、維護國家安全教育
C、政治思想教育
D、職業技術教育
19、網信、電信、公安、國家安全等主管部門發現某單位網站信息中含有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內容的信息,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及時對該單位采取一定措施,進行處理。以下措施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是(C)
A、責令該單位停止傳輸信息
B、責令該單位刪除相關信息
C、沒收該單位所有互聯網服務器,停止互聯網接入服務
D、責令該單位關閉網站
20、國家安全機關的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時,經出示相應證件,有權(B)中國公民或者境外人員的身份證明。
A、公開
B、查驗
C、銷毀
D、扣押
21、任何公民和組織都應當保守所知悉的有關反間諜工作的(A)
A、國家秘密
B、個人隱私
C、個人秘密
D、商業秘密
22、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B)、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反恐怖主義工作的義務。
A、隱瞞
B、協助
C、抵抗
D、誤導
23、對被教唆、脅迫、引誘參與恐怖活動、極端主義活動,或者參與恐怖活動、極端主義活動情節輕微,尚不構成犯罪的人員,公安機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所在單位、就讀學校、家庭和監護人對其進行(B)。
A、拘留
B、幫教
C、監管
D、監視居住
24、在境外受脅迫或者受誘騙參加敵對組織、間諜組織,從事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的活動,入境后通過所在單位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如實說明情況,并有悔改表現的,(D)
A、處以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
B、應當從重處罰
C、可以以錢代罰
D、可以不予追究
25、對非法持有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的,以及非法持有、使用專用間諜器材的,國家安全機關可以依法對其人身、物品、住處和其他有關的地方進行(A)
A、搜查
B、查封
C、沒收
D、銷毀
二、多選題
1、總體國家安全觀具有(ABD)三個重要特征。
A、系統性
B、全面性
C、持續性
D、總體性
2、下列哪些屬于《國家安全法》規定的危害國家安全行為。(ABCD)
A、陰謀顛覆政府,分裂國家,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
B、參加間諜組織或者接受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的任務的
C、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的
D、策動、勾引、收買國家工作人員叛變的
3、實施間諜行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現的,可以(ABD)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給予獎勵。
A、從輕
B、減輕
C、從重
D、免除
4、下列選項中屬于國家秘密的有(ABCD)。
A、國家事務的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B、國家建設和武裝力量相關的秘密事項
C、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
D、維護國家安全活動和追査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項
5、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工作任務時,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BCD)。
A、經出示相關證件,可以進入交通管制區、保稅區
B、可以進入限制進入的有關地區、場所、單位
C、可以査看、調閱相關檔案、資料、物品
D、經出示相關證件,可以優先購買車船票、飛機票,或先乘坐后補票。
6、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任務時,經出示(AB),可以進入機場、車站等限制進入的場所。
A、人民警察證
B、偵察證
C、身份證
D、工作證
7、對于國家安全機關執行緊急任務的車輛,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BCD)。
A、出示偵察證或特別通行證,免于關卡檢査
B、不受交通信號燈的限制
C、不受交通限行限速標志限制
D、有權進入交通管制區和保稅區
8、我市國家安全機關有權參與(ABCD)的安全檢測與風險評估,對不符合國家安全要求的,提出處置意見。
A、信息安全產品
B、市政府信息網絡
C、駐市某軍工企業內部信息系統
D、市某保密單位內部軟件系統
9、對于下列哪些單位的違法行為,國家安全機關有權進行處罰。(ABD)
A、涉密人員因私出境,所在單位未向國家安全機關報告
B、舉辦重要國際會議、涉外活動未向國家安全機關通報
C、未有效執行中央八項規定,違規接待、浪費公款
D、涉及國家安全事項的建設項目未經國家安全機關檢査擅自投入使用
10、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下列哪些行為符合《國家安全法》的要求:(ABCD)
A、遵守憲法、法律法規中關于國家安全的有關規定;
B、發現有危害國家安全活動時,及時向有關機構報告線索;
C、并如實提供所知悉的證據;
D、必要時,支持和協助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和有關軍事機關。
11、屬于泄露國家安全工作的國家秘密的是(ABCD)。
A、未履行保密義務,導致國家安全相關信息資料泄露
B、非法提供國家安全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信息、資料
C、A在國家安全機關向其調査了解B相關情況后,出于關心,向B透露了國家安全機關向其調査的情況
D、國家安全機關在某營運商調査多名嫌疑人的通訊數據,該營運商工作人員出于疏忽將上述數據公布于互聯
12、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執行公務的,國家安全機關應當依照下列何種法律進行追宄。(ABCD)
A、《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13、根據《國家安全法》第5條規定,中央國家安全領導機構負責國家安全工作的決策和議事協調,研究制定、指導實施國家安全戰略和有關重大方針政策,統籌協調國家安全重大事項和重要工作,推動國家安全法治建設。這里的“中央國家安全領導機構”,就是指中央國家安全委員,簡稱“國安委”。下列關于它的陳述,正確的是:(ABCD)
A、“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下屬機構
B、“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于2013年11月12日成立
C、“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任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任副主席,下設常務委員和委員若干名
D、“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負責,統籌協調涉及國家安全的重大事項和重要工作。
14、根據《國家安全法》規定,我國公民應履行如下義務:(ABCD)
A、遵守憲法、法律法規關于國家安全的有關規定
B、為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條件或者其他協助
C、保守所知悉的國家秘密
D、不得向有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境內組織、個人提供經費、場所和物資
15、新《國家安全法》所界定的“國家安全”包括:(ABCD)
A、國土安全、主權安全、軍事安全
B、經濟安全、金融安全、文化安全
C、金融安全、網絡與信息安全、社會安全
D、生態安全、核安全、外層空間及國際海底區域和極地安全
16、國家安全工作應當統籌(ABCD)
A、內部安全和外部安全
B、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
C、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
D、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17、關于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責,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有(BCD)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政法規,規定有關行政措施,發布有關決定和命令
B、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決定軍事戰略和武裝力量的作戰方針,統一指揮維護國家安全的軍事行動,制定涉及國家安全的軍事法規,發布有關決定和命令
C、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應當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
D、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搜集涉及國家安全的情報信息
18、反恐怖主義工作堅持(ABC)原則。
A、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
B、防范為主、懲防結合
C、先發制敵、保持主動
D、預防為主、打擊為輔
19、在反恐怖主義工作中,應當尊重公民的(BC)
A、政治立場
B、宗教信仰自由
C、民族風俗習慣
D、言論自由
20、恐怖活動人員,是指(AB)
A、實施恐怖活動的人
B、恐怖活動組織的成員
C、恐怖組織成員配偶
D、恐怖組織成員子女
21、因報告和制止恐怖活動,在恐怖活動犯罪案件中作證,或者從事反恐怖主義工作,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經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提出申請,公安機關、有關部門應當采取的保護措施有(ABCD)
A、不公開真實姓名、住址和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
B、禁止特定的人接觸被保護人員
C、對人身和住宅采取專門性保護措施
D、變更被保護人員的姓名,重新安排住所和工作單位
22、以下行為構成犯罪的是(ABCD)
A、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的物品
B、強制他人在公共場所穿戴宣揚恐怖主義的服飾、標志
C、為恐怖活動組織提供資金
D、為恐怖活動培訓提供場地
23、國家安全機關對用于間諜行為的工具和其他財物,以及用于資助間諜行為的資金、場所、物資,經設區的市級以上國家安全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依法(ABD)。
A、查封
B、扣押
C、沒收
D、凍結
24、明知他人有間諜犯罪行為,在國家安全機關向其調查有關情況、收集有關證據時,拒絕提供的,應(AB)。
A、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予以處分
B、由國家安全機關處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
C、由社區或者村民委員會進行批評教育
D、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5、國家安全機關對查驗中發現的不符合維護國家安全要求的電子通信工具、器材等設備、設施,可以責令有關組織和個人進行(BC)。
A、整改
B、查封
C、扣押
D、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