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生產知識試題錦集
1、呼吸性粉塵的粒徑一般為(D)μm及其以下。
A、2
B、3
C、4
D、5
2、關于事故致因理論,不正確的說法是(C)。
A、到目前為止,事故致因理論的發展還很不完善,還沒有給出對于事故致因進行預測、預防的普遍而有效的方法
B、某個事故致因理論只能在某類事故的研究、分析中起到指導或參考作用
C、到目前為止,事故致因理論已經使我們對事故的研究變定性的物理模型為定量的數學模型
3、根據我國現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煤礦企業必須依法參加(B)。
A、醫療保險
B、工傷社會保險
C、財產保險
4、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運行模式大體相同,其核心是:為生產經營單位建立一個動態循環的管理過程,以(D)的思想指導生產經營單位系統地實現其既定的職業安全健康目標。
A、系統觀點
B、循序漸進
C、良性循環
D、持續改進
5、當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C)時,人呼吸將處于停頓狀態和失去知覺。
A、1%
B、5%
C、10%~20%
D、20%~25%
6、對于煤礦工人,下列疾病中屬于法定職業病的是(B)。
A、肺癌
B、噪聲聾
C、慢性氣管炎
7、對于泥質類軟巖,遇水后會出現泥化、崩解、膨脹、碎裂等現象,從而造成圍巖產生(A)。
A、很大的塑性變形
B、破斷
C、整體跨落
8、爆破工接到起爆命令后,必須先發出爆破警號,至少再等(A)秒,方可起爆。
A、5
B、10
C、15
9、炸藥爆炸的三要素:1、放出大量的熱能;2、反應速度快;3、(A)。
A、生成大量的氣體
B、凝聚大量的能量
C、必須借用外界的力量
10、當氧的含量低于(D)%,煤塵就不再爆炸。
A、21
B、20
C、19
D、17
11、飛石安全距離的控制一般要高于空氣沖擊波的防護,經驗表明,飛石安全距離不應小于(C)m、
A、50
B、80
C、100
12、“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A)都必須遵循的安全生產基本方針。
A、各行各業
B、高危行業
C、煤礦企業
13、煤塵爆炸過程中,一般距爆源(B)M處,破壞較輕。
A、5~10
B、10~30
C、20~40
D、60~200
14、在理論上,當瓦斯濃度達到(C)%時,瓦斯可以和空氣中的氧氣完全混合,爆炸強度最大。
A、7
B、8
C、9.5
D、15
15、隔爆型電氣設備的外殼具有(AB)。
A、隔爆性
B、耐爆性
C、傳爆性
D、本安性
16、用人單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造成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依法(C)。
A、追究民事責任
B、給予經濟處罰
C、追究刑事責任
17、主要排水設備中檢修水泵的能力應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D)。
A、5
B、10
C、20
D、25
18、采用礦用防爆柴油動力裝置,燃油的閃點應高于(B)℃。
A、50
B、70
C、80
D、90
19、本質安全型防爆電氣設備適用于(C)。
A、全部電氣設備
B、大功率電氣設備
C、通信、監控、信號和控制等小功率電氣設備
20、(A)是指遇火點燃時,燃燒速度很慢,離開火源后即自行熄滅的電纜。
A、阻燃電纜
B、不延燃電纜
C、橡套電纜
21、煤礦井下供電,高壓不超過(C)V。
A、6000
B、3300
C、10000
22、煤層注水主要是用來(C)的一項技術措施。
A、防火
B、防突
C、防塵
23、每次降大到暴雨時和降雨后,必須派專人檢查礦區及其附近地面有無縫隙、老窯陷落和巖溶塌陷等現象。發現漏水情況,必須(B)。
A、報告領導
B、及時處理
C、停止生產
24、煤礦主要排水設備中的備用水泵的排水能力應不小于水泵能力的(A)%。
A、70
B、60
C、50
25、重大災害事故的共性之一是具有(C)。
A、可預見性
B、臨時性
C、繼發性
26、處理煤塵爆炸的首要問題是(A)。
A、防止二次爆炸
B、防止火災事故
C、防止引起瓦斯爆炸
27、正常人瞳孔直徑為(C)。
A、1~2
B、2~3
C、3~4
28、過濾式自救器只適用于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不大于(B)%,氧氣濃度不低于18%的條件下。
A、2
B、1.5
C、2.5
29、骨折現場急救正確的是(C)。
A、骨折都應初步復位后再臨時固定
B、對骨端外露者應先復位后固定,以免繼續感染
C、一般應將骨折肢體在原位固定
30、井下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B)%。
A、0.75
B、0.5
C、1.0
31、國家對煤炭開發實行(ABD)的方針。
A、統一規劃
B、合理布局
C、國有民營
D、綜合利用
32、根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所負的責任包括(ABD)。
A、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B、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C、綠化礦區、美化環境
D、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33、工傷保險的基本原則有(AB)。
A、強制實施的原則
B、損失補償與事故預防及職業康復相結合的原則
C、勞動者個人需繳費的原則
D、視責任情況賠償的原則
E、領導和群眾相結合的原則
34、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按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將事故等級分為(ACDE)。
A、特別重大事故
B、特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較大事故E、一般事故
35、“四不放過”原則是指發生事故后,要做到(ABCD)。
A、事故原因沒查清不放過
B、當事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
C、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
D、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
36、PDCA循環法是指質量管理工作分為(ABCD)四個階段。
A、計劃
B、執行
C、檢查
D、處理
E、管理
37、在生產過程中,煤礦井下作業場所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來源有(ABCD)。
A、煤、巖層涌出
B、煤自燃
C、放炮
D、人員呼吸
38、沉積塵受擾動后會發生二次揚塵增加懸浮粉塵的濃度,發生二次揚塵與(ABCD)因素有關。
A、沉積塵干燥程度
B、沉積塵粒徑和密度
C、風速
D、振動
39、按煤礦開采方法的明顯特征分類,采煤方法可分為(AC)兩種。
A、井工開采
B、普采
C、露天開采
D、綜采
40、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礦井,必須針對主要含水層(段)建立地下水動態觀測系統,進行地下水動態觀測、水害預測分析,并制定相應的“(ABCDE)”等綜合防治措施。
A、防
B、探
C、堵
D、截
E、排
41、炸藥的反應形式一般可分為(ACD)和爆轟形式。
A、熱分解
B、聚能
C、燃燒
D、爆炸
42、爆破有害效應應是指爆破產生的(ABC)。
A、地震波
B、沖擊波
C、飛石
D、氣體
43、空氣的運動狀態有(ABC)三種。
A、靜止狀態
B、層流狀態
C、紊流狀態
D、漼流狀態
44、煤塵發生爆炸的條件是(ABC)。
A、煤塵自身具備爆炸危險性
B、浮塵濃度在爆炸區間
C、有足夠能量的點火源
D、有積塵存在
45、煤炭自燃發火分為3個階段,即(ABC)。
A、潛伏期
B、自熱期
C、燃燒期
D、轟然期
46、在帶式輸送機的運轉中,發生斷帶事故的主要原因是(ABCD)。
A、輸送帶張力過大
B、裝載分布嚴重不均或嚴重超載
C、輸送帶接頭質量不符合要求
D、輸送帶磨損超限、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