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矯正法知識競賽題目
1、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的對象為(ABCD)
A、被判處管制
B、宣告緩刑
C、假釋
D、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
2、社區矯正工作堅持監督管理與教育幫扶相結合,專門機關與社會力量相結合,采取分類管理、(A),有針對性地消除社區矯正對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幫助其成為守法公民。
A、個別化矯正
B、人性化矯正
C、心理建設管理
D、差異化管理
3、社區矯正工作應當依法進行,尊重和保障人權。社區矯正對象依法享有的(A)、()和其他權利不受侵犯,在就業、就學和享受社會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視。
A、人身權利、財產權利
B、自由權利、勞動權利
C、生存權利、財產權利
D、人身權利、自由權利
4、人民檢察院依法對社區矯正工作實行(A)。
A、法律監督
B、法律維護
C、法律申訴
D、法律保護
5、(D)根據社區矯正機構的委托,承擔社區矯正相關工作。
A、派出所
B、法庭
C、檢察室
D、司法所
6、社區矯正機構根據需要,組織具有()、()、()、(B)工作等專業知識或者實踐經驗的社會工作者開展社區矯正相關工作。
A、法律、歷史、道德、政治
B、法律、教育、心理、社會
C、教育、心理、政治、哲學
D、哲學、社會、政治、法律
7、(D)、()依法協助社區矯正機構做好社區矯正工作。
A、街道辦事處、鎮政府
B、社矯中心、居民委員會
C、社矯中心、村民委員會
D、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
8、社區矯正執行地為社區矯正對象的(A)
A、居住地
B、戶籍地
C、工作地
D、出生地
9、監獄管理機關、公安機關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社區矯正對象,由監獄或者看守所自收到批準決定之日起(C)將社區矯正對象移送社區矯正機構。
A、五日內
B、七日內
C、十日內
D、十五日內
10、社區矯正對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縣級司法行政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使用電子定位裝置,加強監督管理:(ABCDE)
A、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的;
B、無正當理由,未經批準離開所居住的市、縣的;
C、拒不按照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被給予警告的;
D、違反監督管理規定,被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
E擬提請撤銷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收監執行的。
11、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社區矯正機構的減刑建議書后(D)作出裁定,并將裁定書送達社區矯正機構,同時抄送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
A、十日內
B、十五日內
C、二十一日內
D、三十日內
12、社區矯正對象具有刑法規定的撤銷緩刑、假釋情形的,應當由(C)撤銷緩刑、假釋。
A、檢察院
B、公安局
C、人民法院
D、縣級社區矯正中心
14、被提請撤銷緩刑、假釋的社區矯正對象可能逃跑或者可能發生社會危險的,社區矯正機構可以在提出撤銷緩刑、假釋建議的同時,提請(C)決定對其予以逮捕。
A、檢察院
B、公安局
C、人民法院
D、縣級社區矯正中心
15、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在社區矯正期間年滿(C)的,繼續按照未成年人社區矯正有關規定執行。
A、十四周歲
B、十六周歲
C、十八周歲
D、二十周歲
16、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社區矯正機構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后(D)作出裁定,將裁定書送達社區矯正機構和公安機關,并抄送人民檢察院。
A、十日內
B、十五日內
C、二十一日內
D、三十日內
17、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緩刑、假釋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將社區矯正對象送交(B)或者()執行。執行以前被逮捕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A、監獄戒毒所
B、監獄看守所
C、看守所戒毒所
D、戒毒所拘留所
18、對未成年人的社區矯正,應當與成年人(A)。
A、分別進行
B、一起進行
C、區別進行
D、相互進行
19、監護人怠于履行監護職責的,(C)應當督促、教育其履行監護責任。監護人拒不履行監護職責的,通知有關部門依法作出處理。
A、其他親屬
B、公安機關
C、社區矯正機構
D、人民法院
20、社區矯正機構工作人員和其他依法參與社區矯正工作的人員對履行職責過程中獲得的未成年人身份信息應當予以(B)。
A、公開
B、保密
C、對熟人公開
D、部分公開
21、2019年1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于(B)實施。
A、2020年6月1日
B、2020年7月1日
C、2020年8月1日
D、2020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