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應知應會測試題
1.十八大以來這五年,我國共制定行政法規42部,地方性法規2926部、規章3162部,同時通過“一攬子”方式先后修訂法律57部、行政法規130部,啟動了民法典編纂,頒布了民法總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益完備。上述材料說明()
A.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
B.依法治理要求實行善治
C.立法是實行法治的關鍵
D.良法維護個人基本權利
【解析】題文材料以具體數據反映我國立法工作的成就,表明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A符合題意;題文材料主旨不是善治,B排除;實行法治的關鍵是嚴格執法,C錯誤;題文材料未體現良法維護個人基本權利,D排除。
故選:A。
2.2019年上半年,全國發生多起因高空拋物墜物造成嚴后果的事件,引發人們對“頭頂上的安全”的關注。8月,《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三審稿》對于與高空拋物墜物行為有關的法律規定,草案作出了諸多調整和完善。對此,你的認識是()
A.高空拋物危害大,全靠刑罰來處罰
B.科學立法方破解,有法可依能杜絕
C.文明素養要提高,嚴于律已莫亂拋
D.關愛生命點滴間,遵守規則我無關
【解析】《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三審稿》對于與高空拋物墜物行為有關的法律規定,草案作出了諸多調整和完善,可見我國通過立法保護“頭頂上的安全”,這也警示我們要做到文明素養要提高,嚴于律已莫亂拋,否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C正確,符合題意;ABD的觀點是錯誤的,高空拋物危害大,但不能全靠刑罰來處罰;科學立法可破解,有法可依也不能杜絕,但可以減少;關愛生命點滴間,遵守規則我有關。
故選:C。
3.2019年1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并征求社會公眾意見,社會公眾可以直接登錄中國人大網(www.npc.gov.cn)提出意見,也可以將意見寄送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典(草案)草案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
①體現了全國人大依法行使監察職責
②堅持了科學立法和民主立法
③調動了社會公眾積極參與政治生活
④擴大了公民的民主政治權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題文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并征求社會公眾意見,體現了我國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體現了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此舉有利于調動社會公眾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的積極性,②③正確;①錯誤,監察委員會行使監察職責;④錯誤,沒有擴大公民的民主政治權利,再者公民的民主政治權利不能隨意擴大。
故選:C。
4.2019年12月21日,針對各地頻發的高空拋物墜物事件,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表示,目前正在審議的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在二審時已將這個問題作為重點予以研究,草案三審稿將在現在侵權責任法規定的基礎上對這個問題做出有針對性的規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高空拋物行為危害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犯罪行為
B.高空拋物行為危害公共安全,要追究行政方面的責任
C.立法機關深入研究和完善相關的立法,做到科學立法
D.公民享有廣泛的人權,國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人權
【解析】聯系課本知識,材料中針對各地頻發的高空拋物墜物事件,目前正在審議的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在二審時已將這個問題作為重點予以研究等,說明立法機構深入研究和完善相關的立法,做到科學立法,有法可依。因此C符合題意;A錯誤,高空拋物行為不一定是犯罪行為,具體看情況;B說法絕對,追究哪個方面的責任要視具體情況而論;D與題意不符,材料表述的主旨沒有涉及到人權。
故選:C。
5.2019年12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民法典草案的議案,決定將民法典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數據顯示,民法典各分編草案自2018年8月初次審議以來,先后6次上網公開征求意見,共有381443人,提出796681條意見。這表明()
①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大代表
②我國人民的參政議政意識不斷增強
③我國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擁有立法權
④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解析】題干描述說明我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民可以依法參與社會生活、行使政治權利,“提出796681條意見”表明我國人民的參政議政意識不斷增強,②④符合題意;①錯誤,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③錯誤,人民代表大會有立法權,公民沒有立法權。
故選:B。
6.針對各地頻發的高空拋物墜物事件,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2019年8月21日表示,目前正在審議的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在二審時已將這個問題作為重點予以研究,草案三審稿將在現在侵權責任法規定的基礎上對這個問題做出有針對性的規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高空拋物行為危害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犯罪行為
B.高空拋物行為危害公共安全,要追究行政方面的責任
C.立法機構深入研究和完善相關的立法,做到有法可依
D.公民享有廣泛的人權,國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人權
【解析】聯系課本知識,材料中針對各地頻發的高空拋物墜物事件,目前正在審議的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在二審時已將這個問題作為重點予以研究等,說明立法機構深入研究和完善相關的立法,做到有法可依。C符合題意;A錯誤,不一定是犯罪行為,具體看情況;B錯誤,具體情況而論;D材料表述的主旨沒有涉及到。
故選:C。
7.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了我國民法典的編纂全過程,是民法典之魂。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我國民法典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B.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的興國之要
C.我國民法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
D.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
【解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題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民法典之魂,充分體現了我國民法典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A正確;B說法錯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C說法錯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土壤和基礎;D與題意不相符。
故選:A。
8.高空拋物、墜物危及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引發人們對“頭頂上的安全”的關注。2019年8月,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三審稿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草案對于高空拋物、墜物行為有關的法律規定,做出了諸多調整和完善,對公眾關心的相關責任問題給予了回應。這體現了法治()
①最大限度地維護社會秩序
②能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③能杜絕高空拋物的行為
④使人們安全、有尊嚴的生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從材料中對于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法治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最大限度地維護社會秩序,能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們安全、有尊嚴的生活;因此①②④是對的;③說法太絕對了。
故選:C。
9.2019年8月21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今年上半年法律草案向社會公布征求意見的情況。據了解,2019年4月26日至5月25日期間,民法典物權編、人格權編的二次審議稿分別在中國人大網全文公布,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這表明網絡能()
①提升經濟發展水平
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③使人們更加便利地參與政治生活
④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民法典物權編、人格權編的二次審議稿分別在中國人大網全文公布,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說明了豐富了民主形式,互聯網拓寬了民主渠道,使人們更加便利地參與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②③④符合題意;①與題意不符。
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