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下面哪些行為可能會導致電腦被安裝木馬程序()
A、上安全網站瀏覽資訊
B、發現郵箱中有一封陌生郵件,殺毒后下載郵件中的附件
C、下載資源時,優先考慮安全性較高的綠色網站
D、搜索下載可免費看全部集數《長安十二時辰》的播放器
參考答案:D
答題解析:務必在正規應用商店下載播放器,不要安裝不明來源的播放器,防止電腦被安裝木馬程序。
2、以下哪種不屬于個人信息范疇內()
A、個人身份證件
B、電話號碼
C、個人書籍
D、家庭住址
參考答案:C
答題解析: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個人書籍屬于私有財產,不屬于個人信息范疇。
3、國家()負責統籌協調網絡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
A、公安部門
B、網信部門
C、工業和信息化部門
D通訊管理部門
參考答案:B
答題解析:《網絡安全法》第五十條規定國家網信部門和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網絡信息安全監督管理職責。
4、關于注銷App的機制,不正確的是()
A、注銷渠道開放且可以使用,有較為明顯的注銷入口
B、賬號注銷機制應當有簡潔易懂的說明
C、核驗把關環節要適度、合理,操作應便捷
D、找不到注銷入口,聯系客服注銷不給予回復
參考答案:D
答題解析:App運用者應當設置合理的注銷條件,符合用戶習慣。
5、以下關于個人信息保護的做法不正確的是()
A、在社交網站類軟件上發布火車票、飛機票、護照、照片、日程、行蹤等
B、在圖書館、打印店等公共場合,或是使用他人手機登錄賬號,不要選擇自動保存密碼,離開時記得退出賬號。
C、從常用應用商店下載App,不從陌生、不知名應用商店、網站頁面下載App。
D、填寫調查問卷、掃二維碼注冊盡可能不使用真實個人信息。
參考答案:A
答題解析:在社交軟件上發布火車票、飛機票、護照、照片、日程、行蹤可能會造成個人信息泄露,是不可取的做法。
6、為了避免個人信息泄露,以下做法正確的是():
A、撕毀快遞箱上的面單
B、把快遞箱子放進可回收垃圾里
C、把快遞面單撕下來再放進干垃圾分類中
D、以上做法都可以
參考答案:A
答題解析:因為個人信息都在快遞單上,不管是快遞盒直接放入垃圾桶還是把快遞單撕下來在放進干垃圾分類中都有可能泄露個人信息。
7、App在申請可收集個人信息的權限時,以下說法正確的()。
A、應同步告知收集使用的目的
B、直接使用就好
C、默認用戶同意
D、在隱秘或不易發現位置提示用戶
參考答案:A
答題解析:“直接使用就好”、“默認用戶同意”和“在隱秘或不易發現位置提示用戶”以上三種做法都存在隱瞞真實目的,不尊重用戶知情權的問題。
8、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通信記錄和內容、健康生理信息等屬于哪類信息()。
A、屬于個人敏感信息
B、屬于公共信息
C、屬于個人信息
D、以上都對
參考答案:A
答題解析: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通信記錄和內容、健康生理信息等屬于個人敏感信息。
9、在網上進行用戶注冊,設置用戶密碼時應當()。
A、涉及財產、支付類賬戶的密碼應采用高強度密碼
B、設置123456等簡單好記的數字、字母為密碼
C、所有賬號都是一種密碼,方便使用
D、使用自己或父母生日作為密碼
參考答案:A
答題解析:連續數字或字母、自己或父母生日都是容易被猜到或獲取的信息,因此如果使用生日作為密碼風險很大。而如果所有賬號都使用一種密碼,一旦密碼丟失,則容易造成更大損失。
10、關于個人生物特征識別信息,以下哪種是合理的處理方式()。
A、在隱私政策文本中告知收集目的
B、向合作伙伴共享個人生物識別信息
C、公開披露個人生物識別信息
D、僅保留個人生物識別信息的摘要信息
參考答案:D
答題解析:個人生物特征識別信息應當僅保留個人生物識別信息的摘要信息。
11.下列不屬于收集個人信息的合法性要求的有()
A、不得欺詐、誘騙、強迫個人信息主體提供其個人信息
B、隱瞞產品或服務所具有的收集個人信息的功能
C、不得從非法渠道獲取個人信息
D、不得收集法律法規明令禁止收集的個人信息
參考答案:B
答題解析:GB/T35273-2017《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規定,收集個人信息的合法性要求為1、不得欺詐、誘騙、強迫個人信息主體提供其個人信息,2.不得隱瞞產品或服務所具有的收集個人信息的功能,3、不得從非法渠道獲取個人信息,4、不得收集法律法規明令禁止收集的個人信息。
12、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不需要共享熱點時及時關閉共享熱點功能
B、在安裝和使用手機App時,不用閱讀隱私政策或用戶協議,直接掠過即可
C、定期清除后臺運行的App進程
D、及時將App更新到最新版
參考答案:B
答題解析:在安裝和使用手機App時,應閱讀隱私政策或用戶協議。
13、App申請的“電話/設備信息”權限不用于()
A、用戶常用設備的標識
B、顯示步數、心率等數據
C、監測應用賬戶異常登錄
D、關聯用戶行為
參考答案:B
答題解析:App申請的“傳感器”權限通常用于顯示步數、心率等數據。
14、防止瀏覽行為被追蹤,以下做法正確的是():
A、不使用瀏覽器
B、可以通過清除瀏覽器Cookie或者拒絕Cookie等方式
C、在不連接網絡情況下使用瀏覽器
D、以上做法都可以
參考答案:B
答題解析:可以通過清除瀏覽器Cookie或者拒絕Cookie等方式防止瀏覽行為被追蹤。
15、預防個人信息泄露不正確的方法有()
A、增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不要輕易將個人信息提供給無關人員
B、妥善處置快遞單、車票、購物小票等包含個人信息的單據
C、個人電子郵箱、網絡支付及銀行卡等密碼要有差異
D、經常參加來源不明的網上、網下調查活動
參考答案:D
答題解析:參加不明來路的網上、網下調查活動可能會造成個人信息泄露。
16、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App申請的“短信”權限可用于驗證碼自動填寫
B、App申請的“通訊錄”權限通常用于添加、邀請通訊錄好友等
C、App申請的“日歷”權限通常用于制定計劃日程,設定基于系統日歷的重要事項提醒等
D、以上說法都正確
參考答案:D
答題解析:App為實現業務功能所需,申請和使用系統權限收集個人信息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以上說法均為正確說法。
17.在安裝新的APP時,彈窗提示隱私政策后,最簡易的做法是()。
A跳過閱讀盡快完成安裝
B粗略瀏覽,看過就行
C仔細逐條閱讀后,再進行判斷是否繼續安裝該APP
D以上說法都對
參考答案:C
答題解析:隱私政策是APP所有者與用戶的協議,里面詳細列出了一系列的條款,有一些APP可能會在隱私政策中注明一些對用戶不利條款,比如發生黑客攻擊時信息泄露公司不負責或者寫明只要安裝就是同意所有條款。
18.現在游戲都設置了未成年人防沉迷機制,通常需要用戶進行實名認證,填寫實名信息過程,以下說明正確的是()。
A隨意填寫信息
B根據游戲要求填寫所有信息,進行實名認證
C仔細閱讀實名認證所需信息,僅填寫必要實名信息
D以上說法都對
參考答案:C
答題解析:有一些游戲會過度收集個人信息,如:家庭地址、身份證照片、手機號等,不能為了游戲體驗而至個人信息安危于不顧。
19.以下關于使用APP的習慣不正確的是()
A.不使用強制收集無關個人信息的APP
B.為了獲取更多積分,填寫真實姓名、出生日期、手機號碼等所有的信息
C.謹慎使用各種需要填寫個人信息的問卷調查的App
D.加強對不良APP的辨識能力,不輕易被賺錢等噱頭迷惑
參考答案:B
答題解析:填寫與APP功能無關的真實姓名、出生日期、手機號碼等信息可能會造成個人信息泄露。
20、以下關于“隱私政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App實際的個人信息處理行為可以超出隱私政策所述范圍
B.App實際的個人信息處理行為應與“隱私政策”等公開的收集使用規則一致
C.點擊同意“隱私政策”,并不意味著個人信息都會被收集,很多都需用戶在具體的業務場景下進行再次授權。
D.完善的隱私政策通常包含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圍,與第三方共享個人信息情況。
參考答案:A
答題解析:App實際的個人信息處理行為應與“隱私政策”等公開的收集使用規則一致
21.關于App涉及的賺錢福利活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轉發“集贊”、“活動”的鏈接不會導致個人信息泄露
B.登記身份證實名信息可以杜絕冒領禮品的行為
C.“看新聞賺錢”之所以提現難,是因為個人能貢獻的流量和閱讀量極其有限
D.邀請好友參與活動,不會對好友產生影響
參考答案:C
答案解析:許多“賺錢類”APP時常以刷新聞、看視頻、玩游戲、多步數為賺錢噱頭吸引用戶下載注冊,其背后原因是流量成本越來越貴,難以形成集中的閱讀量和爆發性增長的產品。
22、以下用戶操作場景不會被用戶畫像的是()。
A.用真實個人信息完成社區論壇問卷調查并獲得現金獎勵
B.關閉安卓手機應用權限管理中所有的“讀取應用列表”權限
C.將網購App中的商品加入到購物車
D.使用網絡約車軟件添加常用的目的地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如果使用安卓手機,可在應用權限管理中關閉所有“讀取應用列表”權限,來降低被用戶畫像的概率。
23.以下生活習慣屬于容易造成個人信息泄露的是()
A.廢舊名片當垃圾丟棄
B.淘汰手機卡直接賣給二手貨市場
C.使用即時通訊軟件傳輸身份證復印件
D.以上都有可能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答案中的三種行為均可能造成個人信息被他人提取并用于其他目的,對個人權益造成傷害。
24、以下哪個生活習慣屬有助于保護用戶個人信息()
A.銀行卡充值后的回單隨手扔掉
B.在網站上隨意下載免費和破解軟件
C.在手機和電腦上安裝防偷窺的保護膜
D.看見二維碼,先掃了再說
參考答案:C
答案解析:防偷窺保護膜可以防止他人通過側面角度從屏幕看到通訊內容、用戶登錄賬號等個人信息。
二、判斷題
25、《網絡安全法》規定,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
參考答案:對
答題解析:《網絡安全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
26、凡是涉及收集個人信息的企業都應該制定隱私政策。
參考答案:對
答題解析:隱私政策,是企業關于如何處理個人信息,以及保護個人信息主體權利的聲明。
27、制定App隱私政策時處理個人信息的規則不需要公開。
參考答案:錯
答題解析:制定App隱私政策應站在用戶立場,將處理個人信息的規則公開,接受用戶和社會的監督。
28、任何App或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應當依法取得同意并確保信息安全。
參考答案:對
答題解析:獲取他人的個人信息的前提是取得對方同意,確保安全是必要的安全義務。
29.涉及財產和重要個人賬號,為了防止忘記密碼,可以使用“記住密碼”的登錄模式。
參考答案:錯
答題解析:“記住密碼”的登錄模式有可能被他人登錄使用,要謹慎使用。
30.安裝安全軟件,定期進行病毒木馬查殺,清除系統緩存,并及時更新安全軟件。
參考答案:對
答題解析:安裝安全軟件可以降低個人信息被收集利用的風險,定期病毒木馬查殺等操作是對應用軟件的保護,也是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31、換手機號時,有必要注銷舊手機號注冊的各種賬號(重點是微信、支付寶、網銀等賬號)并及時綁定新手機號。
參考答案:對
答題解析:因為手機號被注銷后將進入號碼凍結期,凍結期結束后運營商會再次將改手機號放出,此時就不能確保原本用該手機號注冊過的賬號的安全。
32.在使用手機時,沒必要打開手機的“密碼保護”、“指紋解鎖”等功能。
參考答案:錯
答題解析:打開手機的“密碼保護”、“指紋解鎖”等功能有助于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33.如果有朋友、家人通過短信、QQ、微信找你借錢或充值等,可以直接轉賬給朋友、家人。
參考答案:錯
答題解析:因為個人信息泄露可能會導致QQ、微信賬號丟失,騙子常常利用這一點進行網絡詐騙,所以朋友、家人通過社交軟件借錢需要電話語音二次確認。
34.在圖書館、打印店等公共場合,或是使用他人手機登錄賬號,不要選擇自動保存密碼,離開時記得退出賬號。
參考答案:對
答題解析:在公共場合登錄賬號并使用自動保存密碼,離開后會被其他人獲得該賬號使用權,有可能造成個人信息及財產損失。
35.注冊時使用個人信息(名字、出生年月等)作為電子郵箱地址或用戶名。
參考答案:錯
答題解析:在注冊時,盡可能不使用個人信息(名字、出生年月等)作為電子郵箱地址或是用戶名,容易被撞庫破解。
36.購物時,可以留下姓名和聯系方式以便商家及時聯系。
參考答案:錯
答題解析:留下姓名和聯系方式會造成個人信息泄露。
37.點擊同意“隱私政策”,就意味著個人信息都會被收集。
參考答案:錯
答題解析:點擊同意“隱私政策”,并不意味著個人信息都會被收集,部分個人信息需在具體的業務場景下經過用戶再次授權后才會被收集。
38.應用商店中查詢社保、公積金、違章和生活繳費、購票等App可以隨便使用。
參考答案:錯
答題解析:使用查詢社保、公積金、違章和生活繳費、購票等類App時,要認準官方App,以防“山寨”App截留個人信息。
39.使用公共的充電寶、充電口充電時,可以任意點擊彈窗提示。
參考答案:錯
答題解析:使用公共的充電寶、充電口充電時,謹慎點擊彈窗提示,防止個人信息被收集。
40.長時間不使用的App,直接卸載就可以。
參考答案:錯
答題解析:對于長時間不使用的App,最保險的辦法是進行解綁、注銷后,再卸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