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層建筑、公共娛樂場所、百貨商場等在進行室內裝修時應采用的裝修材料是(B)
A、可燃材料
B、難燃材料和不燃材料
C、易燃材料
D、鋼筋混凝土
2、大型油罐應設置(A)自動滅火系統。
A、泡沫滅火系統
B、二氧化碳滅火系統
C、囪代烷滅火系統
D、噴淋滅火系統
3、在公共娛樂場所,手提式滅火器的最大保護距離是(A)。
A、20米
B、25米
C、30米
D、35米
4、依據公安部第61號令,企業應當至少(A)進行一次防火檢查。
A、每月
B、每星期
C、每季度
D、每年
5、發生火災時,不得組織(B)撲救火災。
A、女青年
B、未成年人
C、軍人
D、老人
6、下面(A)火災用水撲救會使火勢擴大。
A、油類
B、森林
C、家具
D、電線
7、公眾聚集場所在營業期間的防火巡查應當至少多長時間一次(C)
A、每4小時
B、每5小時
C、每2小時
D、每3小時
8、凡是在特級動火區域內的動火必須辦理(C)。
A、相關手續
B、許可證
C、特級動火證
D、動火證
9、地震發生后,從高樓撤離時應走(A)。
A、安全通道
B、跳樓
C、乘坐電梯
D、從窗戶抓繩下滑
10、單位的消防檔案,一般由(B)部門管理。
A、行政
B、保衛
C、工會
D、辦公室
11、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我國將生產的火災危險性分為(B)。
A、四組
B、五類
C、七種
D、三級
12、震后被埋壓時求生的對策是(D)
A、不停的呼吸
B、不顧一切的行動
C、精神崩潰,驚慌失措
D、保存體力,尋找脫線捷徑
13、人們在避震“自救瞬間”的首選選擇是(A)
A、先保護頭
B、先保護雙手
C、先保護胸部
D、先保護雙腳
14、用滅火器進行滅火的最佳位置是(B)
A、下風位置
B、上風或側風位置
C、離起火點10米以上的位置
D、離起火點10米以下的位置
15、檢查液化石油氣管道或閥門泄漏的正確方法是(C)
A、用鼻子嗅
B、用火試
C、用肥皂水涂抹
D、用試劑試
16、創傷現場急救技術(A)
A、止血、包扎、固定、搬運
B、止血、固定、等待醫護人員
C、止血、包扎、固定、等待醫護人員
D、止血、包扎、等待醫護人員
17、火災撲滅后,起火單位應(C)。
A、速到現場搶救物資
B、盡快搶修設施爭取復產
C、予以保護現場
D、撥打119
18、火災報警電話是(A)。
A、119
B、110
C、114
D、120
19、我國消防工作貫徹(B)的方針。
A、以防為主,防消結合
B、預防為主,防消結合
C、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
D、以防為主,以消為輔
20、消防工作應當堅持(C)業的原則。
A、防火安全責任制
B、預防為主,防消結合
C、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
D、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
21、在所有自然災害中,被稱為群災之首的是(B)
A、火災
B、地震災害
C、洪災
D、瘟災
22、禁止生產、銷售或者使用未經(D)確定的檢驗機構檢驗合格的消防產品。
A、各級公安機關
B、各級公安消防機構
C、各級人民政府
D、依照產品質量法的規定
23、撲救特大火災時,有關(B)應當組織有關人員、調集所需物資支援滅火。
A、主管公安機關
B、地方人民政府
C、公安消防機構
D、到場的最高行政首長
24、震后救人的原則是(C)
A、先救親近人員
B、先救人少的地方
C、先救容易救的人
D、先救遠后救近
25、《消防監督檢查規定》是(B)
A、行政法規
B、國務院部委規章
C、法律
D、法規
26、地震發生時,要保持清醒,頭腦冷靜,就地避險,不可貿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是(D)
A、床下
B、桌子底下
C、衛生間
D、窗戶邊
27、我國的消防工作實行(A)責任制。
A、防火安全
B、政府
C、公安機關
D、消防監督人員
28、2008年5月12日,(A)發生了8.0級特大地震。
A、四川汶川
B、四川蘆山
C、四川玉樹
D、四川雅安
29、1998年4月29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并于(B)起正式施行。
A、1998年1月1日
B、1998年9月1日
C、1998年11月9日
D、1998年12月1日
30、公安消防機構工作人員發現火災隱患不及時通知有關單位或個人改正的,依法給予(C)
A、罰款
B、批評教育
C、行政處分
D、刑事處理
31、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B)個月。
A、三
B、六
C、十二
D、十八
32、跨行政區域的火災事故的調查,由(D)負責調查,相關區域的公安消防機構予以協助。
A、共同的上一級公安機關
B、共同的上一-級公安消防機構
C、最先接到報警的公安消防機構
D、最先起火地的公安消防機構
33、責令停產停業,對經濟和社會生活影響較大的,應當在調查程序結束后,報請(C)決定
A、上一級公安消防機構
B、主管公安機關
C、當地人民政府
D、當地人民法院
34、違反《消防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D)
A、經濟責任
B、行政責任
C、民事責任
D、刑事責任
35、《刑法》規定有期徒刑的期限為(B)以上十五年以下。
A、三個月
B、六個月
C、九個月
D、一年
36、《刑法》規定,對先火罪處(D)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六個月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37、任何單位、個人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B)、預防火災、報告火警的義務。
A、消防環境
B、消防設施
C、公共設施
D、公共財產
38、任何單位、企業、(A)都有參加有組織的滅火工作的義務。
A、成年公民
B、個人
C、公民
D、職工
39、《火災事故調查規定》是(B)
A、行政法規
B、國務院部委規章
C、法律
D、法規
40、對違反《消防法》規定行為應給予拘留的處罰,由公安機關依照(B)的規定裁決。
A、消防法
B、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C、人民警察法
D、刑事訴訟法
41、火災撲滅后,為隱瞞、掩飾起火原因、推卸責任,故意破壞或偽造現場,尚不構成犯罪的,處警告、罰款或者(C)日以下拘留。
A、五
B、十
C、十五
D、二十
42、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大型企業應當建立(B)
A、民辦消防隊
B、專職消防隊
C、公安消防隊
D、專業消防隊
43、門市房應當與建筑主體(D)
A、分隔
B、隔離
C、形成分隔
D、形成防火分隔
44、消防隊接到火警后應當立即趕赴火場,并及時通知(A)
A、當地公安消防機構
B、上級公安消防機構
C、當地政府
D、當地公安機關
45、未經公安消防機構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A)火災現場。
A、清理、變動
B、保護
C、進入
D、勘查
46、熱輻射在火災處于(B)時,成為熱傳播的主要形式。
A、初級階段
B、發展階段
C、猛烈燃燒階段
D、熄滅階段
47、木炭燃燒屬于(B)
A、蒸發燃燒
B、分解燃燒
C、表面燃燒
D、陰燃
48、《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將爆炸下限小于(B)的氣體劃分為甲類。
A、5%
B、10%
C、15%
D、20%
49、為確保安全疏散,公共娛樂場所室外疏散小巷的寬度不應小于(C)米。
A、1
B、2
C、3
D、4
50、庫房內照明燈具下方不準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與存儲物品水平間距不得小于(A)米。
A、0.5
B、1.0
C、1.5
D、2.0
51、庫區以及周圍(D)米以內,嚴禁燃放煙花爆竹。
A、20
B、30
C、40
D、50
52、室內消火栓口高地面高度應為(B)米。
A、1.0
B、1.1
C、1.2
D、1.3
53、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劑起燃燒化學反應的物質稱為(B)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燃燒產物
D、氧化物
54、公共娛樂場所的疏散出口數目一般不應少于(B)個。
A、一
B、二
C、三
D、四
55、在地下建筑內,設置公共娛樂場所只允許設在(A)
A、地下一層
B、地下一、二層
C、地下一、二、三層
D、地下一、二、三、四層
56、除規范別有規定外,樓梯間及疏散走到間的應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明度不應低于(B)
A、0.25
B、0.5
C、0.75
D、1.0
57、設置的滅火器銘牌必須朝(A)。
A、外
B、內
C、左
D、右
58、營業性場所在消防安全責任人確定或變更時,應當向當地(D)機構備案。
A、上級主管
B、工商行政管理
C、文化部門
D、公安消防
59、設在走道上的燈光疏散指示標志的間距不得大于(B)。
A、10米
B、20米
C、30米
D、40米
60、液化石油氣火災屬于(B)。
A、A類火災
B、B類火災
C、C類火災
D、D類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