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選擇題:
1、中國第一個傳播馬克思主義并主張向俄國十月革命學習的先進分子是(B)。
A、陳獨秀B、李大釗
C、毛澤東D、瞿秋白
2、1920年各地先后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當時建立最早并作為建黨發起組的是(B)共產主義小組。
A、北京B、上海
C、武漢D、長沙
3、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下列人員中參加這次代表大會的有(D)。
A、葉挺B、周恩來
C、陳獨秀D、董必武
4、中國共產黨在(B)全國代表大會上,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A、第一次B、第二次
C、第三次D、第四次
5、第一次國共合作中,在黃埔軍校擔任政治教官和各級領導工作的共產黨人不包含有(D)。
A、周恩來B、惲代英
C、聶榮臻D、徐向前
6、1925年1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舉行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提出了(B)。
A、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指揮權問題B、工農聯盟問題C、統一戰線問題D、武裝暴動問題
7、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頂點是(D)大罷工。
A、香港海員B、開灤煤礦工人
C、安源路礦工人D、京漢鐵路工人
8、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A)的開始。
A、獨立地領導革命戰爭B、創建工農聯盟C、武裝奪取政權D、建立革命根據地
9、1927年八七會議上,中共中央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確立了(A)的方針。
A、實行土地革命B、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C、武裝起義D、建立蘇維埃政權
10、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部隊在江西永新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建立了黨的各級組織和黨代表制度,不包括(B)。
A、支部建在連上B、營以上設立黨代表C、建立各級士兵委員會D、營、團建立黨委
11、1927年底,毛澤東在領導創建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斗爭中,規定部隊必須執行三項任務。其中那一項不是(C)
A、打仗消滅敵人B、打土豪籌款子
C、開展分田斗爭D、做群眾工作
12、1928年4月,(A)率領南昌起義部隊和湘南農軍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
A、朱德B、賀龍C、葉挺D、陳毅
13、1928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C)召開。
A、上海B、瑞金
C、莫斯科D、香港
14、1929年12月,紅軍第4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通過的古田會議決議,闡明了軍隊同黨的關系,其中不包含(B)。
A、必須絕對服從黨的領導B、必須全心全意為著黨的綱領、路線和政策而奮斗C、必須加強黨的思想建設D、必須建立一個很好的內部和外部關系
15、1930年7月,湘鄂邊紅4軍與紅6軍在湖北公安會師后,兩軍組成紅2軍團,(C)任軍團總指揮。
A、周逸群B、任弼時
C、賀龍D、關向應
16、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B)舉行,宣告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A、于都B、瑞金
C、興國D贛州
17、1931年11月,鄂豫皖蘇區的紅4軍與紅25軍在湖北省黃安縣七里坪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B)任總指揮。
A、許繼慎B、徐向前
C、張國燾D、蔡申熙
18、(C)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以南昌起義的8月1日作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
A、1931B、1932
C、1933D、1934
19、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央紅軍于1934年(C)開始長征。
A、7月B、8月
C、10月D、11月
20、遵義會議后,中央政治局常委決定成立全權指揮軍事的“三人團”,成員是(C)。
A、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B、毛澤東、周恩來、朱德C、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D、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
21、中央紅軍長征進入大涼山彝族地區時,紅軍總參謀長(B)同彝族果基部落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實現了民族團結,使紅軍順利地通過這個地區。A、彭德懷B、劉伯承
C、葉劍英D、林彪
22、(C),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宣告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A、1935年10月B、1935年12月
C、1936年10月D、1936年12月
23、中共中央確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的會議是(D)。
A、洛川會議B、巴西會議
C、俄界會議D、瓦窯堡會議
24、1935年,在中共北平臨時工委的組織和領導下,針對日本制造的華北事變,北平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示威游行活動,這就是著名的(C)。
A、一二一運動B、五四運動
C、一二·九運動D、五二〇運動
25、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撰寫的(C),第一次向外界詳細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事跡,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
A、《來自紅色中國的報道》B、《中國未完成的革命》C、《西行漫記》D、《紅星照耀中國》
26、1936年7月,東北抗日聯軍第1、第2軍合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1路軍,(B)任總司令。
A、趙尚志B、楊靖宇
C、李兆麟D、周保中
27、1936年12月發生的震驚中外的(A)及其和平解決,對促成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A、西安事變B、華北事變
C、兩廣事變D、福建事變
28、1937年(B),中共中央軍委發布改編令,將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A、8月22日B、8月25日
C、8月29日D、9月11日
29、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由(C)擔任軍長。
A、陳毅B、項英C、葉挺D、張云逸
30、1937年9月,八路軍第115師在(C)戰斗中,殲滅日軍1000余人,取得了自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在華北戰場上對日作戰的第一個大殲滅戰。
A、娘子關B、雁門關
C、平型關D、龍泉關
31、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地是(D)抗日根據地。
A、晉冀魯豫B、晉綏
C、晉冀豫D、晉察冀
32、1939年7月,劉少奇在延安馬列學院作了題為(B)的著名演講。
A、《論黨》B、《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C、《論黨內斗爭》D、《論抗日民主政權》
33、1939年12月8日,八路軍在黃土嶺戰斗中擊斃日軍獨立混成第2旅團中將旅團長(C),這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級別指揮官。
A、土肥原B、藤原武
C、阿部規秀D、多田畯
34、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首次提出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是(D)。
A、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批評與自我批評B、群眾路線,獨立自主,實事求是C、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D、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35、1940年,為打破日軍的“囚籠政策”,八路軍先后投入了(B)個團,發起百團大戰,給日本侵略軍以沉重的打擊。
A、100B、105C、110D、115
36、皖南事變后,中共中央軍委于1941年1月20日決定重建新四軍軍部,任命(C)為新四軍代軍長、政治委員。
A、葉挺、劉少奇B、陳毅、張云逸
C、陳毅、劉少奇D、張云逸、劉少奇
37、1945年4月20日,中國共產黨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B),為七大的勝利召開創造了充分的思想條件。
A、《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B、《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C、《六大以來》D、《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
38、“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這是毛澤東為(B)題寫的教育方針。
A、八路軍炮兵學校B、中國抗日紅軍大學C、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D、八路軍軍政學院
39、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不包含(D)。
A、理論和實際相結合B、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C、自我批評D、實事求是
40、1944年9月8日,毛澤東發表了著名的《為人民服務》,這是為悼念(B)而作的演說。
A、白求恩B、張思德
C、王若飛D、關向應
41、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周恩來等赴(C)同國民黨政府進行和平談判。10月10日,國共雙方代表簽訂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A、南京B、西安C、重慶D、北平
42、1945年9月至10月,為粉碎國民黨軍對解放區的進攻,晉冀魯豫軍區部隊舉行(B),殲滅國民黨軍隊3、5萬人。這是全國解放戰爭時期我軍進行的第一個較大規模的殲滅戰。
A、綏遠戰役B、上黨戰役
C、邯鄲戰役D、晉中戰役
43、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發出《目前任務和戰略部署的指示》,提出了“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戰略方針,其核心是控制(D)。
A、華北B、華東C、華中D、東北
44、1947年5月,華東野戰軍發動了著名的(C),一舉圍殲被稱為國民黨軍隊“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74師。
A、蘇中大捷B、定陶戰役
C、孟良崮戰役D、沙家店戰役
45、1947年6月30日,劉鄧大軍強渡黃河,(A),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A、挺進大別山B、進軍豫皖蘇
C、轉戰西南D、逐鹿中原
46、1947年3月19日,中共中央機關撤出延安。在此后1個半月時間里,彭德懷指揮西北野戰兵團取得了三次戰役的勝利,穩定了陜北戰局。其中不包含(D)
A、青化砭B、羊馬河
C、蟠龍鎮D、沙家店
47、1947年11月,晉察冀野戰軍攻克華北軍事重鎮(D),被朱德稱為“是解放戰爭中奪取大城市之創例”。
A、張家口B、太原C、保定D、石家莊
48、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陜北米脂縣楊家溝召開會議,毛澤東在(B)的報告中提出了著名的“十大軍事原則”。
A、《論聯合政府》B、《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C、《將革命進行到底》D、《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49、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軍先后發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A)萬余人,使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毀。
A、154B、200C、254D、300
50、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23日占領國民黨反動統治中心南京,標志著國民黨(D)反動統治的崩潰。
A、37年B、28年C、25年D、22年
51、毛澤東在西柏坡召開的中共七屆(B)上,提出全黨同志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A、一中全會B、二中全會
C、三中全會D、四中全會
52、1948年1月,毛澤東在(B)中,第一次把我軍民主制度概括為政治民主、軍事民主、經濟民主,這是人民軍隊本質的體現。
A、《新民主主義論》B、《軍隊內部的民主運動》C、《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D、《黨委會的工作方法》
53、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討論通過了(D),制定了國旗,規定了國歌,決定了首都。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
54、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司令部在江蘇(B)白馬廟成立。后來,這一天確立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日。
A、揚州B、泰州C、蘇州D、江陰
55、1986年10月28日,中央軍委確定1949年(D)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立日。
A、3月17日B、7月10日
C、10月25日D、11月11日
56、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軍徽樣式》的命令,規定凡中國人民解放軍(C)級以上部隊、院校,均授軍旗一面。
A、連B、營C、團D、師
5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內容象征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其中不包含(C)
A、國旗B、天安門
C、鐮刀D、谷穗
58、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紀念日是1950年(D)。
A、10月8日B、10月13日
C、10月19日D、10月25日
59、1953年7月27日,朝中方面代表團和美方代表團在(B)簽署《朝鮮停戰協定》。
A、金城B、板門店
C、漢城D、開城
60、新中國成立初期進行了大規模的“三反”運動,不是主要內容的是(C)。
A、反對貪污B、反對浪費
C、反對行賄D、反對官僚主義
61、新中國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基本法律是(D)。
A、《土地改革法》B、《懲治反革命條例》C、《財經法》D、《婚姻法》
62、1953年底至1954年初,全國軍事系統黨的高級干部會議確定,把建設一支優良的(A),以保衛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防御帝國主義侵略作為軍隊建設的總方針、總任務。
A、現代化的革命軍隊B、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C、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人民軍隊D、現代化人民軍隊
63、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基本實現工業化和(B)。
A、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B、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C、官僚資本的社會主義改造D、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64、(D)年,我國開始實施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
A、1950B、1951C、1952D、1953
65、1953年12月31日,周恩來在接見(B)代表團時,首次系統地提出了國家之間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A、朝鮮B、印度
C、柬埔寨D、印度尼西亞
66、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B),正式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選舉法》
67、1956年4月,毛澤東發表(C)的講話,是中國共產黨比較系統地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始。
A、《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B、《加快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C、《論十大關系》D、《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
68、1955年1月18日,人民解放軍首次發起陸??哲娐摵献鲬?,一舉解放了(B)。
A、大陳島B、一江山島
C、海南島D、崇明島
69、中國人民解放軍為適應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需要,從1954年起,陸續實行(A)三大制度。
A、軍銜制、薪金制、義務兵役制B、軍銜制、薪金制、志愿兵役制C、軍銜制、授勛制、義務兵役制D、軍銜制、供給制、志愿兵役制
70、1956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代表大會正確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后國內形勢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指出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B)之間的矛盾。
A、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B、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C、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D、人民群眾和官僚主義
71、標志著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的事件是(B)。
A、中國共產黨的成立B、五四運動C、二七大罷工
2、1921年7月下旬至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先后在(C)召開。
A、上海、天津B、北京、上海C、上海、嘉興
72、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會議的中心議題是(A)。
A、討論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問題B、如何進一步推動工人運動的發展C、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
73、中國工人運動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罷工是(C)。
A、香港海員罷工B、廣州沙面工人罷工C、省港大罷工
74、1925年爆發的(C),標志著大革命高潮的到來。中國共產黨在這場斗爭中初步積累了領導反帝斗爭的經驗,從而認識到無產階級是反帝斗爭的中堅力量。
A、安源路礦大罷工B、京漢鐵路工人罷工C、五卅運動
75、1926年至1927年的北伐戰爭沉重打擊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加速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有關北伐戰爭說法正確的是(A)。
A、國共合作的產物B、主戰場在四川、湖北C、徹底消滅了封建軍閥
76、1926年7月9日,北伐戰爭在(C)的口號中正式開始。
A、“解放全中國”B、“先烈之血,主義之花”C、“打倒列強,除軍閥”
77、大革命失敗后,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走上了(A)的道路。歷史證明,這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唯一正確的道路。
A、在農村建立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B、奪取敵人力量相對弱小的城市和發動城市暴動相結合C、領導、組織工人運動來推動革命的發展
78、1927年9月,毛澤東和湖南省委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革命隊伍稱為(C)。
A、工農紅軍B、國民革命軍C、工農革命軍
79、1927年9月至10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部隊進行了(C),從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為建立一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奠定了基礎。
A、井岡山會師B、南昌起義C、三灣改編
80、1927年12月,廣州起義爆發,它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繼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后,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又一次英勇反擊,是在城市建立蘇維埃政權的大膽嘗試,在國內外引起很大震動。它的領導者是(A)等。
A、張太雷、葉挺、葉劍英B、周恩來、葉挺、葉劍英C、朱德、賀龍、陳毅
81、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A)召開。大會總結了大革命失敗以來的經驗教訓,對有關中國革命的一系列根本問題,作出了基本正確的回答,是一次在特定歷史時期和歷史條件下召開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
A、莫斯科B、上海C、北京
82、1928年7月,彭德懷、滕代遠等領導平江起義,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開始創建(A)革命根據地。
A、湘鄂贛B、湘鄂西C、鄂豫皖
83、1928年10月5日,毛澤東撰寫《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一文,深入闡述了“工農武裝割據”思想,論述了中國紅色政權能夠在四周白色恐怖包圍中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原因是(A)。
A、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B、建立了農村革命根據地C、有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存在
84、1929年12月,中國共產黨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召開,解決了如何把一支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軍隊建設成為黨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這次會議史稱(B)。
A、黎平會議B、古田會議C、八七會議
85、1931年9月,紅一方面軍粉碎了國民黨軍第三次“圍剿”后,贛南、閩西兩塊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從而為(B)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A、閩浙贛B、中央C、閩西
86、1931年,根據不平等條約駐扎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和沈陽城發動進攻,挑起了侵占我國東北的(C)。
A、盧溝橋事變B、華北事變C、九一八事變
87、1931年11月在瑞金舉行的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C)被選為臨時中央政府主席。
A、林伯渠B、瞿秋白C、毛澤東
88、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留在中央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的領導人是(B)。
A、彭德懷、項英B、項英、陳毅C、張國燾、陳毅
89、1935年1月,在紅軍長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了擴大會議,即(B),結束了黨內“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
A、八七會議B、遵義會議C、通道會議
90、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澤東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作了(C)的著名講話,明確提出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屬于中國的科學論斷。
A、《新民主主義論》B、《論人民民主專政》C、《論持久戰》
91、1939年10月,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總結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是(B)。
A、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B、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C、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思想路線
92、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毛澤東在會上作了(C)的政治報告。
A、《論解放區戰場》B、《論統一戰線》C、《論聯合政府》
93、1947年10月下旬進行的(B)是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
A、鄂西南戰役B、高山鋪戰役C、渡江戰役
94、1950年至(C)年的抗美援朝戰爭,取得了保家衛國的偉大勝利,新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
A、1951
B、1952
C、1953
95、1958年9月1日,(B)水利樞紐工程開始動工興建。它是我國自行勘測、設計、施工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并成為現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工程。
A、三門峽B、丹江口C、隔河巖
96、1961年,黨中央作出以研制“兩彈”為中心,加速國防科研和工業發展的重大決策?!皟蓮棥笔侵福ˋ)。
A、原子彈、氫彈B、原子彈、導彈C、導彈、氫彈
97、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了(A)的特約評論員文章。由此,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在全國展開。
A、《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B、《標準只有一個》C、《關于真理的標準問題》
98、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紀要》,決定進一步開放大連等(C)個沿海港口城市。
A、10
B、12
C、14
99、1986年3月3日,著名科學家王大珩、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上書中共中央,提出發展高技術的建議后,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亦稱為(C)。
A、“星火計劃”B、“火炬計劃”C、“863計劃”
100、1947年10月下旬進行的(B)是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
A、鄂西南戰役B、高山鋪戰役C、渡江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