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知識競賽題庫(中)
一、單選題(200/300題)
101、遵義會議改組了中央領導機關,在行軍途中又成立了由(A)組成的三人軍事領導小組。
A、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
B、周恩來、毛澤東、張聞天
C、博古、朱德、毛澤東
D、毛澤東、周恩來、朱德
102、遵義會議成為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主要是因為這次會議(D)。
A、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B、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共中央的統治
C、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D、中共開始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問題
103、遵義會議最后改組了中央領導機構,選舉毛澤東為(B)。
A、中央政治局書記
B、中央政治局常委
C、中共中央主席
D、中共中央臨時負責人
104、中國共產黨在黨的“八七”會議上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在遵義會議上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右傾機會主義和“左”傾錯誤反映在黨的作風問題上,主要是缺乏(C)。
A、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態度
B、民主與法制的觀念
C、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
D、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
105、1935年12月9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A)首先爆發了大規模的學生抗日救亡愛國運動,這次運動史稱一二九運動。
A、北平
B、上海
C、南京
106、(A)揭露了日本吞并華北進而獨占中國的陰謀,極大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A、一二九運動
B、七七事變
C、華北事變
D、九一八事變
107、土地革命戰爭后期,中國共產黨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的會議是(D)。
A、古田會議
B、遵義會議
C、八七會議
D、瓦窯堡會議
108、標志著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的是(C)。
A、紅軍穿越大草地進入甘肅、陜西
B、中央紅軍同陜北紅軍會師
C、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會師
D、遵義會議召開
109、(C),紅四、紅二方面軍先后同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靜寧將臺堡會師,勝利地結束了長征。
A、1934年10月
B、1935年10月
C、1936年10月
110、紅軍長征的勝利預示著(A)。
A、中國革命新的局面到來
B、國民黨統治即將垮臺
C、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D、國共合作的形成
111、1936年6月,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訪問陜北,并根據對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共領導人和紅軍將士進行的訪談,撰成(C)一書,第一次向外界詳細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事跡,對中國國內和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
A、《來自紅色中國的報道》
B、《中國未完成的革命》
C、《西行漫記》
D、《紅色中國的挑戰》
112、土地革命戰爭是國共兩黨之間進行的第一次武裝戰爭,是從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義開始到(A)結束。
A、1936年12月的西安事變
B、1935年12月25日瓦窯堡會議召開
C、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
D、1937年8月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113、1936年12月12日發生的(A),對促成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
A、西安事變
B、華北事變
C、兩廣事變
114、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是(A)。
A、從民族的利益出發
B、從階級的利益出發
C、從工農群眾的利益出發
D、立足于蔣介石可能轉變政策
115、從大革命失敗后到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所在地的遷移順序是(C)。
A、武漢一瑞金一上海一延安
B、上海一武漢一一瑞金一一延安
C、武漢一上海一瑞金一延安
D、上海一一廣州一一武漢一延安
116、1937年7、8月,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事政治大學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撰寫了(A)。
A、《實踐論》《矛盾論》
B、《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C、《戰爭和戰略問題》
D、《改造我們的學習》
117、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召開著名的洛川會議,通過了(A),提出了全面抗戰路線。
A、《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B、《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
C、《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
D、《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
118、1937年,中共洛川政治局擴大會議指出,爭取全民族抗戰勝利的關鍵是(B)。
A、堅持共產黨在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
B、實行全面抗戰路線,反對片面抗戰路線
C、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建立敵后根據地
D、放手發動群眾,爭取抗日民主
119、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的標志是(D)。
A、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B、八●一三事變后國民政府發表自衛聲明
C、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
D、國民黨公布《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并發表蔣介石談話、
120、(A)是全國抗戰開始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它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
A、平型關大捷
B、太原會戰
C、徐州會戰
121、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地是(A)抗日根據地。
A、晉察冀
B、晉綏
C、晉冀豫
D、蘇南
122、1937年,在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斗最激烈,也是國共合作抗日配合得較好的一次戰役是(C)。
A、平型關大捷
B、徐州會戰
C、忻口會戰
123、為了駁斥“亡國論”和“速勝論”的錯誤觀點,系統闡述黨的抗日持久戰方針,毛澤東于1938年5月寫了(A)這篇重要文章。
A、《論持久戰》
B、《論聯合政府》
C、《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D、《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
124、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陷,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B)。
A、戰略防御階段
B、戰略相持階段
C、戰略反攻階段
D、戰略撤退階段
125、在抗日戰爭的戰略相持階段,主要的抗日作戰方式是(A)。
A、敵后游擊戰爭
B、國民黨正面戰場
C、共產黨正面戰場
D、敵后游擊戰爭和國民黨正面戰場相結合
126、為了堅持、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制定了(A)的策略總方針。
A、“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
B、“發展進步勢力,爭取頑固勢力,孤立中間勢力”
C、“爭取進步勢力,發展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
D、“爭取進步勢力,發展頑固勢力,孤立中間勢力”
127、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最先提出“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這一偉大任務的是(C)。
A、陳獨秀
B、王稼祥、
C、毛澤東
D、劉少奇
128、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提出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方針。以下階級屬于“中間勢力”的是(C)。
A、無產階級、
B、小資產階級
C、開明紳士、民族資產階級
D、官僚資產階級
129、1939年10月,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總結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是(B)。
A、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B、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C、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思想路線
130、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有三個基本方面,即(A)。
A、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B、辯證法,唯物論,實事求是
C、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獨立自主
131、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所闡述的區別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是(C)。
A、建立民主聯合政府
B、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
C、無產階級領導權
132、為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根據地的政權建設中,中國共產黨實行了(B)。
A、減租減息
B、“三三制”原則
C、精兵簡政
133、抗日民主政權的“三三制”原則是指(C)。
A、進步勢力、中間勢力、頑固勢力各占1/3
B、共產黨、國民黨、民主黨派各占1/3
C、共產黨員、黨外進步分子、中間分子各占1/3
D、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各占1/3
134、1940年8月20日至翌年1月24日,八路軍總部在華北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對日軍的進攻,史稱(C)。
A、平型關大捷
B、孟良崮戰役
C、百團大戰
D、臺兒莊大戰
135、周恩來“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題詞是為(D)而題。
A、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B、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C、西安事變
D、皖南事變
136、皖南事變后,中共中央軍委決定重建新四軍軍部。1941年1月25日,新四軍軍部在江蘇(B)成立。
A、蘇州、
B、鹽城
C、徐州
137、1941年1月,國民黨軍隊在安徽茂林包圍襲擊奉命北移的新四軍軍部及所屬部隊,事后蔣介石反誣新四軍“叛變”,宣布取消新四軍番號。這次事件被稱為(A)。
A、皖南事變
B、晉西事變
C、黃橋戰役
138、下列對1942年中國共產黨開展整風運動的表述,其中正確的是(D)。
①方針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②方法是采取批評與自我批評
③通過整風,黨從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錯誤
④使全黨學會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139、1942年延安整風是一次全黨范圍的(D)的教育運動。
A、黨性
B、毛澤東思想
C、共產主義
D、馬克思列寧主義
140、延安整風運動的基本方針是(B)。
A、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
B、“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C、團結一一批評一一團結
141、1942年,中國共產黨開展的整風運動除反對宗派主義、黨八股外,還反對(B)。
A、分裂主義
B、主觀主義
C、經驗主義
142、下列關于延安整風運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C)。
A、是一次全黨范圍內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運動
B、是破除黨內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的偉大思想運動
C、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D、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礎
143、在中國共產黨鞏固抗日根據地的措施中,為爭取抗戰勝利奠定物質基礎的是(C)。
A、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
B、進行游擊戰
C、大生產運動
D、整風運動
144、民歌《南泥灣》是對1942年陜甘寧邊區開展的大生產運動中八路軍(B)開發南泥灣,使之成為“陜北好江南”的生動寫照。
A、第三八五旅
B、第三五九旅
C、第三五八旅
145、抗日戰爭時期,我黨在敵后根據地實行的土地政策是(A)。
A、地主減租減息
B、沒收地主土地
C、廢除封建剝削
D、維持抗戰前做法
146、1943年春,毛澤東提筆為陜甘寧邊區工農業生產成績展覽會寫下了(D)的題詞。
A、獨立自主,艱苦奮斗
B、發展經濟,保障供給
C、精兵簡政,減租減息
D、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147、"*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是毛澤東對我們黨內存在的教條主義的形象比喻。這句話見之于毛澤東的(C)一文中。
A、《反對本本主義》
B、《改造我們的學習》
C、《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
D、《整頓黨的作風》
148、1943年,毛澤東應彭真之請為中共中央黨校題寫的校訓是(C)。
A、為人民服務
B、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C、實事求是
D、理論聯系實際
149、《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在紀念(A)的追悼會上的講話。
A、張思德
B、白求恩
C、雷鋒
D、焦裕祿
150、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A),對黨內若干重大歷史問題作出正確的結論,標志著整風運動結束。
A、《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B、《關于糾正發展和鞏固黨的組織中錯誤傾向的決議》
C、《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
151、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毛澤東在會上作了(B)的政治報告。
A、《論解放區戰場》
B、《論聯合政府》
C、《論統一戰線》
152、黨的七大將(B)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
A、馬列主義
B、毛澤東思想
C、實事求是原則
153、哪一部黨章是中國共產黨第一部完全獨立自主地制定的黨章?(C)
A、黨的二大黨章
B、黨的六大黨章
C、黨的七大黨章
154、首次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群眾路線重要內容寫進黨章的是哪一部黨章?(B)
A、黨的二大
B、黨的七大
C、黨的八大
155、中共七大在黨的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其中表述不準確的一項是(B)。
A、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B、做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城市的決定
C、實現了全黨空前的團結和統一
D、為抗日戰爭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做了重要準備
156、關于中共七大,下列闡述不準確的一項是(B)。
A、毛澤東在七大上作了題為“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
B、認為新中國應該建立社會主義的國家制度
C、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D、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重要的一次會議
157、中共七大政治報告指出:“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我們同志的思想,我們黨的工作,也會沾染灰塵的,也應該打掃和洗滌?!边@段話形象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實踐中所形成的(B)。
A、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
B、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
C、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
D、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作風
158、毛澤東思想是在(B)成熟的。
A、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B、抗日戰爭中后期
C、解放戰爭時期
159、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出(B)的聲明,號召“中國人民一切抗日力量應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地配合蘇聯及其他盟國作戰?!?/span>
A、《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
B、《對日寇的最后一戰》
C、《團結起來,奪取抗戰的最后勝利》
160、1945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向黨內發出毛澤東起草的《中共中央關于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提出(B)三大口號。
A、和平、民主、進步
B、和平、民主、團結
C、獨立、自由、民主
D、民主、自由、富強
161、1945年(A),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侵華日軍128萬人向中國投降。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勝利結束。
A、9月2日
B、9月3日
C、8月15日
D、8月16日
162、抗日戰爭勝利后,為爭取全國人民渴望的和平民主,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舉行了(C),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A、延安談判
B、南京談判
C、重慶談判
163、解放戰爭也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是中國人民解放軍(A)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
A、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
C、1946年3月至1949年9月
B、1945年1月至1950年1月
D、1945年10月至1949年1月
164、全國解放戰爭時期,黨領導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學生愛國民主運動是(B)。
A、一二九運動
B、一二一運動
C、五二0運動
165、1946年5月10日,周恩來與國民黨代表軍令部部長徐永昌以及馬歇爾的代表、北平軍調部執行處處長白魯德在武漢簽訂了制止中原內戰的(B)。
A、《國共停戰協定》
B、《漢口協議》
C、《雙十協定》
166、1946年8月,毛澤東在延安會見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時,提出了(C)的著名論斷。
A、槍桿子里面出政權
B、東風壓倒西風
C、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D、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167、解放戰爭初期,面對國民黨軍隊氣勢洶洶的全面進攻,毛澤東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這一論斷的主要依據是(D)。
A、人民解放軍具有堅強的戰斗力
B、國統區人民民主運動開始高漲
C、人民解放軍有鞏固的戰略后方
D、國民政府統治腐敗不得人心
168、第二次國共合作關系完全破裂的標志是(B)。
A、皖南事變
B、蔣介石限令中共撤消駐滬、寧、渝等地的代表團,封閉《新華日報》
C、北平和談破裂
D、國民黨軍隊進攻中原解放區
169、1947年7月至9月,在劉少奇的主持下,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制定了(A)。
A、《中國土地法大綱》
B、《關于目前黨的政策中的幾個重要問題》
C、《關于土地斗爭中一些問題的決定》
170、1947年《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的土地分配辦法是(A)。
A、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按階級成分分配土地
C、按實際勞動力分配土地
D、按各地情況采取不同標準分地
171、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進行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是(C)。
A、遼沈、淮海、渡江戰役
B、上黨、淮海、渡江戰役
C、遼沈、淮海、平津戰役
172、全國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歷時最長、規模最大、殲敵數量最多的是(B)。
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173、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的決定是在中共(B)上作出的。
A、七大
B、七屆二中全會
C、七屆三中全會
D、七屆四中全會
174、解決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重大的問題是(C)。
A、洛川會議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D、遵義會議
175、中國共產黨首次明確提出執政黨的建設問題是在(C)。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D、中共七屆三中全會
176、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D)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在會上向全黨同志提出了著名的“兩個務必”。
A、阜平
B、延安
C、北京
D、西柏坡
177、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占領(C),宣告了延續22年的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
A、廣州
B、重慶、
C、南京
178、在(C)上,毛澤東豪邁地宣布:“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
A、首都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會
B、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會議
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會議
179、我國實行的政黨制度是(D)。
A、一黨制
B、多黨制
C、多黨合作
D、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
180、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C)。
A、“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B、“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已宣告成立,中國人民業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span>
C、“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span>
181、毛澤東最偉大的歷史功績,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領導我們黨和人民,找到了一條(B)的正確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A、民主主義革命
B、新民主主義革命
C、舊民主主義革命
182、從(A)到(A),中國共產黨領導占全國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區進行了廢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
A、1950年冬;1952年底
B、1951年冬;1952年底、
C、1950年初;1952年底
D、1951年初;1952年底
183、1950年(A),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開始了抗美援朝戰爭。
A、10月19日
B、6月25日
C、7月27日
184、1950年至(C)年的抗美援朝戰爭,取得了保家衛國的偉大勝利,新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
A、1951
B、1952
C、1953
185、(B)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達成《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西藏和平解放。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186、1952年1月,中共中央發出《關于首先在大中城市開展“五反”斗爭的指示》“五反”是指反對行賄、偷稅漏稅、盜騙國家財產、偷工減料、(B)。
A、弄虛作假
B、盜竊國家經濟情報
C、假冒偽劣
187、1953年至1957年是中國共產黨和政府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時期,也被稱為新中國工業化的起步時期。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一五”計劃把(B)作為經濟建設的中心環節。
A優先發展輕工業
B、優先發展重工業
C、輕工業、重工業并舉
D、工業、農業并舉
188、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基本特點是(A)。
A、國家的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步進行
B、先進行國家的工業化,再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C、先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再進行國家的工業化
189、“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這一論斷是毛澤東在(B)中提出來的。
A、《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
B、《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詞》
C、《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190、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大會通過了(A),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作為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確定下來。
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
C、《中國共產黨黨章》
D、《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五年計劃》
191、(B)年毛澤東《論十大關系》的講話,是黨探索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始。
A、1955
B、1956
C、1957
192、毛澤東第一次提出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著作是(A)。
A、《論十大關系》
B、《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C、《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
193、1956年,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提出與民主黨派實行(A)的方針。
A、“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B、"長期合作,共同發展”
C、“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194、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主要標志是(C)。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
C、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
195、標志中國共產黨探索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取得初步成果的會議是(D)。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C、中共七屆三中全會
D、中共八大
196、(B)是中國共產黨執政后制定并頒布的第一部黨章。
A、黨的七大黨章
B、黨的八大黨章
C、黨的九大黨章
197、“八大”《黨章》規定,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A)。
A、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的中央委員會
B、黨的中央委員會和政治局
C、黨的全國代表大會
198、“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是在(D)上通過的。
A、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B、中共七屆三中全會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會議
199、1962年1月至2月,黨中央在北京召開了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即七千人大會,(C)在會上作報告,比較系統地初步總結了“大躍進”以來經濟工作的基本經驗教訓。
A、毛澤東
B、鄧小平
C、劉少奇
D、陳云
200、社會主義探索時期被譽為“黨的好干部”的是(D)。
A、王進喜
B、鄧稼先
C、孔繁森
D、焦裕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