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十八大精神,是全黨全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長遠發展。中央、省委和市委對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高度重視,進行專門研究部署,先后下發了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通知,對學習宣傳貫徹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吨泄舱貞c市委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指出,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肇慶的著力點是大力實施“兩區引領兩化”戰略,加快建設成為代表珠三角科學發展成果的城市,當前要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1、大力實施“兩區引領兩化”戰略,推動產業、城市轉型升級。為貫徹落實省、市第十一屆黨代會精神和省“八大行動計劃”,將“兩區引領兩化”戰略落到實處,市委、市政府近期出臺了38條的《肇慶市實施“兩區引領兩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指出“兩區引領兩化”戰略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是到2016年,肇慶高新區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21萬元,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0%;肇慶新區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7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55%;全市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5.8萬元,全市城市化水平達到59%?!段迥晷袆佑媱潯诽岢觯罕M快把肇慶高新區建設成為現代科技工業城,積極推進“一區多園”模式,加快培育有優勢有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集群,大力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加快肇慶新區規劃建設,盡快把肇慶新區建設成為國家低碳綠色發展示范區、珠三角健康宜居理想城市和肇慶市行政文化中心,成為北回歸線上璀璨的“明珠”和“鉆石”。推動縣域新區、中心鎮、名鎮名村和產業園區、產業集聚基地建設,承接產業擴容、人口擴容和城市擴容。要把創新發展理念貫穿主導產業選擇、新區建設開發等全過程,通過創新驅動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質量。要深入貫徹落實《珠三角規劃綱要》,抓好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產業、環保、民生等領域與珠三角核心區對接合作;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2、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營造法治高效和諧的發展環境。要推進新一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企業登記相關領域審批批度改革;全面落實對肇慶高新區、肇慶新區“兩區”市級經濟管理權限下放,進一步理順市、區兩級事權關系,加快大部門體制改革;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抓好四會市、德慶縣農村綜合改革試點。要繼續打破民營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大力引進培育民營企業,積極引進港澳客商到肇慶投資置業;以開放的角度去理解和實施“雙轉移”,有所選擇地承接產業轉移,引導企業在轉移中進行設備、技術、產品轉型升級;充分發揮“肇慶金秋”等招商品牌優勢,大力引進優質項目特別是產業關聯度大、技術含量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
3.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讓全市人民過上幸福生活。要辦好每年向全體市民承諾的民生實事。2012年內建成教育強市,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提高市、縣人力資源市場和基層服務平臺建設水平,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鞏固城鄉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全覆蓋成果,加強以公共租賃住房為主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逐步提高企業最低工資標準和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待遇標準,完善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和創業扶持;鞏固扶貧開發“雙到”成果,謀劃啟動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要按照省創建幸福村居五年行動計劃部署,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農民生活質量,實現農村人居、生產、生態環境“三改善”,文明、保障、管理水平“三提高”;鞏固提高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住房改造成果,加快幸福安居示范村和名村示范村建設,加強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培育發展和規范管理各類社會組織,強化工會、共青團、婦聯等樞紐型社會組織建設力度;深入推進“三打兩建”,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和市場監管體系;構建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和網格化社會矛盾調處體系,扎實推進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創建工作,建設平安肇慶。
4.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龍頭,增強文化影響力。要以十八大報告闡述的“三個倡導”為著力點,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時代精神氣質;主動踐行“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的新時期廣東精神,挖掘弘揚廣府文化、包公文化等特色文化。要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全覆蓋和達標工程,加快市文化館、市文化藝術中心和市博物館新館等重要文化設施籌劃建設,完善市、縣、鎮、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按照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構建由西江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區、嶺南特色工藝美術產業帶、肇慶高端文化旅游休閑產業圈、珠三角文化用品制造業轉型升級示范園組成的文化產業發展總體布局,培育壯大文化旅游、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等文化主導產業。要按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確定的測評內容和達標要求,健全“創文”機制,完善專項方案,突出創建著力點,力爭2014年達到全國文明城市的各項標準,確保到2017年成功進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
5、堅持綠色發展、重視保護生態,建設美麗肇慶。要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增強市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建立健全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和獎懲制度。要按照《廣東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對我市的定位,加快修改完善并出臺實施我市主體功能區規劃,指引肇慶國土空間開發布局。要堅持工業入園,嚴格環保準入,在承接產業轉移中嚴控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項目;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大力發展再生資源加工業等循環經濟;抓好省低碳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推動節能減排,嚴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全面推進PM2.5監測工作,加快建設生態景觀林帶,抓好星湖水質、城市河涌整治,加強西江等大江大河的保護,加快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盡快落實生產生活垃圾處理。
6.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提高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力。要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要貫徹落實市委((關于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的若干意見》,建設“五好”領導班子,完善競爭性選拔干部方式,加大培養優秀年輕干部力度,肇慶高新區和肇慶新區要成為吸納優秀人才的重要載體和平臺。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拓寬公民的政治參與渠道,積極推進協商民主,強化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要推動創先爭優常態化、長效化,培養“先進”和“優秀”的村居黨員干部梯隊,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整頓問題突出村(社區);推進“東亮式”黨員創業貼息貸款活動;把黨代表工作室建設成為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溝通聯系的橋梁和平臺,推行“黨代表聯系走訪黨員群眾”活動,實行黨代會代表提案制。要扎實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明黨的紀律,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構建具有肇慶特色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